基本信息

概述

脊柱结核合并瘫痪的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以胸椎结核发生截瘫的最多见,颈椎结核发生四肢瘫痪的次之,腰椎椎管管径宽大,内容物为马尾,故腰椎结核并发马尾神经受压的极为罕见。脊椎附件结核少见,一旦发病,容易发生截瘫。

病因

由于脊柱结核破坏椎体,致使椎体被压缩、脓液、结核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和死骨进入椎管,压迫脊髓而致瘫。

发病机制

脊柱结核并发的截瘫可分为早期瘫痪和迟发性瘫痪两种。早期瘫痪发生于病灶活动期,此期,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和死骨进入椎管,压迫脊髓,如果及时清除了压迫物质,截瘫完全可以恢复;有时,脓液进入椎管前半部,使脊髓动脉发生栓塞,导致脊髓的永久性损害。
迟发性瘫痪发生于病变已静止的后期,甚至已愈合后多年,致瘫的原因主要是瘢痕组织对脊髓形成坏形压迫。愈合很多年后出现瘫痪的患者大都有脊柱后凸畸形或陈旧性病理性骨折脱位,椎管前方所形成的骨嵴是主要的致压因素。迟发性瘫痪也可起源于脊髓血管的栓塞(表1)。
[收起]
脊柱结核并发的截瘫可分为早期瘫痪和迟发性瘫痪两种。早期瘫痪发生于病灶活动期,此期,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和死骨进入椎管,压迫脊髓,如果及时清除了压迫物质,截瘫完全可以恢复;有时,脓液进入椎管前半部,使脊髓动脉发生栓塞,导致脊髓的永久性损害。
迟发性瘫痪发生于病变已静止的后期,甚至已愈合后多年,致瘫的原因主要是瘢痕组织对脊髓形成坏形压迫。愈合很多年后出现瘫痪的患者大都有脊柱后凸畸形或陈旧性病理性骨折脱位,椎管前方所形成的骨嵴是主要的致压因素。迟发性瘫痪也可起源于脊髓血管的栓塞(表1)。...[详细]

临床表现

除了有脊柱结核的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外,还有脊髓受压迫的临床表现。首先出现束带感。束带感的部位和病变节段一致,是神经根受刺激的结果。然后出现瘫痪。最早出现运动障碍,接着出现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最迟出现。以胸椎结核为例,通常发病缓慢,首先觉得下肢无力,走上坡路时非常费力,平时行走有踩踏棉被的感觉。接着就被人发现走路僵硬、颤抖无力,还容易绊倒。最后走剪刀步,呈痉挛状态,需要用拐杖辅助行走,直至卧床不起或依赖轮椅生活。也有大量脓液涌入椎管内产生急性脊髓受压者,表现为脊髓休克所致的下肢弛缓性瘫痪,待休克过去后,仍发展成痉挛性瘫痪。在颈椎结核病例,则还有上肢运动障碍。在检查时可以测试出与病灶节段一致的感觉缺失平面。大小便障碍中以排尿障碍为主,最初为尿潴留,有尿意,但尿不能排出;膀胱反射功能恢复后,则表现为尿失禁。大便功能障碍一般较轻,有便秘和腹胀,大便失禁者少见。对每个病例应按截瘫指数标准给予评分。[收起] 除了有脊柱结核的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外,还有脊髓受压迫的临床表现。首先出现束带感。束带感的部位和病变节段一致,是神经根受刺激的结果。然后出现瘫痪。最早出现运动障碍,接着出现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最迟出现。以胸椎结核为例,通常发病缓慢,首先觉得下肢无力,走上坡路时非常费力,平时行走有踩踏棉被的感觉。接着就被人发现走路僵硬、颤抖无力,还容易绊倒。最后走剪刀步,呈痉挛状态,需要用拐杖辅助行走,直至卧床不起或依赖轮椅生活。也有大量脓液涌入椎管内产生急性脊髓受压者,表现为脊髓休克所致的下肢弛缓性瘫痪,待休克过去后,仍发展成痉挛性瘫痪。在颈椎结核病例,则还有上肢运动障碍。在检查时可以测试出与病灶节段一致的...[详细]

并发症

颈椎结核常并发四肢瘫痪,胸椎结核则致双下肢瘫痪。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其他辅助检查

CT和MRI检查可以显示病灶部位、受压情况,在MRI片上还可观察脊髓有无液化所致的异常信号,以帮助估计预后。

诊断

依据病史、全身症状、局部表现、X线、CT、MRI检查发现,诊断不难。

治疗

对脊柱结核患者出现神经症状而影像学检查发现确有脊髓受压者原则上都应该进行手术治疗。对部分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行非手术治疗,待情况好转时再争取手术。通常主张经前路或后路手术,彻底清除所有致压物质,为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可取髂嵴一块做一期脊柱植骨融合术。切除病变脊椎的椎板会加重脊柱的不稳定,使脊髓受压更明显,因此不主张做椎板切除减压。同样的理由,椎板减压术亦不适用于迟发性病例。对迟发性病例,应该经前路切除椎管前方的骨嵴。这类手术操作困难,而脊髓受压过久已有变性时,手术后效果往往不佳。

预后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病灶清除,截瘫常能大部分或部分恢复。否则,很难恢复。

预防

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