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
手外科
-
别名:
weeping sinew
ganglionic cyst
-
症状:
暂无
-
发病部位:
暂无
-
多发人群:
用手关节较多的人群多发
-
相关疾病:
暂无
腱鞘囊肿(thecal cyst)是腕背侧最常见的一种肿块,身体其他部位的关节囊、腱鞘上也可发生。
目前多数人认为,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变形成囊肿。部分病例与外伤有关。腱鞘囊肿的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胨黏液,囊腔多为单房,也有多房者。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有人认为囊腔与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相通,有人则认为只是根部相连,并不相通。
1.一般症状 腱鞘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囊肿生长缓慢,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2cm。也有突然发现者。少数可自行消退,也可再长出。部分病例除局部肿物外,无自觉不适,有时有轻度压痛。多数病例有局部酸胀或不适,影响活动。 2.局部症状 检查时可摸到一外形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包块,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囊肿多数张力较大,肿块坚韧,少数柔软,但都有囊性感。囊肿的根基固定,几乎没有活动。B超检查可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1)手腕部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在腕关节掌侧的腱鞘囊肿,有时需与桡动脉瘤相鉴别,在切除该处囊肿时要保护好桡动脉、头静脉和桡神经浅支。腕管内的屈指肌腱鞘亦可发生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少数腱鞘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图1)。 (2)足踝部腱鞘囊肿:足踝部共有8个腱鞘:前方3个(胫前肌腱、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内侧3个(胫后肌腱、拇长屈肌腱和趾长屈肌腱)、外侧1个(腓骨长、短肌腱)、后侧1个(跟腱)。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腱鞘。跗管内的腱鞘囊肿可压迫胫神经,是跗管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收起]
1.一般症状 腱鞘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囊肿生长缓慢,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2cm。也有突然发现者。少数可自行消退,也可再长出。部分病例除局部肿物外,无自觉不适,有时有轻度压痛。多数病例有局部酸胀或不适,影响活动。 2.局部症状 检查时可摸到一外形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包块,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囊肿多数张力较大,肿块坚韧,少数柔软,但都有囊性感。囊肿的根基固定,几乎没有活动。B超检查可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1)手腕部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详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的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B超检查,一般即可成立诊断。
1.非手术疗法 (1)针刺疗法: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针灸室董玉梅自1975年以来,采用针灸治疗腱鞘囊肿千余例,总有效率94.74%,随访半年至2.5年,复发率17.64%。复发后可再治愈。其治疗方法如下:在囊肿四周用普通针灸针穿通囊壁,对刺4针,中央1针,1次/d,每次留针30min,拔针后在囊肿处加压压迫,将囊肿内液挤出于皮下,囊肿变平而愈(图2,3)。 (2)局部麻醉下用较粗的针头穿刺,尽量抽出胶状液,然后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0.5ml,加压包扎。 2.手术疗法 囊肿摘除术为常用的可靠方法(图4)。宜在止血带下进行,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步骤如下: (1)切口:于囊肿最突出处,沿皮纹做稍长于囊肿的横切口。 (2)显露囊肿:切开皮肤后,纵行分离皮下组织,显露囊肿。 (3)摘除囊肿:沿囊肿壁周围分离至蒂部,全部摘除囊肿。如与关节相通,可用细丝线将关节囊开口处缝合。 (4)缝合伤口,局部稍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同前。[收起]
1.非手术疗法 (1)针刺疗法: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针灸室董玉梅自1975年以来,采用针灸治疗腱鞘囊肿千余例,总有效率94.74%,随访半年至2.5年,复发率17.64%。复发后可再治愈。其治疗方法如下:在囊肿四周用普通针灸针穿通囊壁,对刺4针,中央1针,1次/d,每次留针30min,拔针后在囊肿处加压压迫,将囊肿内液挤出于皮下,囊肿变平而愈(图2,3)。 (2)局部麻醉下用较粗的针头穿刺,尽量抽出胶状液,然后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0.5ml,加压包扎。 2.手术疗法 囊肿摘除术为常用的可靠方法(图4)。宜在止血带下进行,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