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概述

脾转移性肿瘤是指起源于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不包括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脾脏转移性肿瘤大多数系癌转移,主要经血管转移,仅少数经淋巴途径。Willis认为邻近器官的侵犯亦作为转移的另一途径,而Harmann等人认为肿瘤的直接侵犯不应包括在转移性脾肿瘤之内。但多数人倾向前者,因为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通常认为是上述3个方面。脾转移癌的转移途径以淋巴逆行途径为主,但对有全身广泛血行转移的患者,脾可作为转移脏器之一。转移性癌灶肉眼常表现为多数结节或单个结节,亦可表现为多数微小结节和弥漫性浸润。
脾转移性肿瘤发生率约9%~16%,较淋巴结、肺、肝等脏器为低,可能是由于癌细胞侵入脾脏的机会较少及脾脏对癌转移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能力的缘故。通常在癌转移时,只有机体的抵抗力大为减低,侵入脾脏的癌细胞方可生长形成转移灶。据尸检报告,有广泛癌转移者约50%以上同时有脾转移。有一种现象,脾转移性肿瘤百分率的高低与取材的范围成正比。资料表明,在恶性肿瘤患者转移性脾肿瘤的发生率镜检可高达30%~50%。可见,若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脾脏行常规检查,可提高转移性脾脏肿瘤的检出率。[收起]
脾转移性肿瘤是指起源于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不包括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脾脏转移性肿瘤大多数系癌转移,主要经血管转移,仅少数经淋巴途径。Willis认为邻近器官的侵犯亦作为转移的另一途径,而Harmann等人认为肿瘤的直接侵犯不应包括在转移性脾肿瘤之内。但多数人倾向前者,因为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通常认为是上述3个方面。脾转移癌的转移途径以淋巴逆行途径为主,但对有全身广泛血行转移的患者,脾可作为转移脏器之一。转移性癌灶肉眼常表现为多数结节或单个结节,亦可表现为多数微小结节和弥漫性浸润。
脾转移性肿瘤发生率约9%~16%,较淋巴结、肺、肝等脏器为低,可能是由于癌细胞侵入脾脏的机会较少及...[详细]

病因

转移性脾肿瘤的原发灶可以是全身各个器官,来自血行播散的以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胃癌、肾癌、子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黑色素瘤较为多见,淋巴途径的以腹腔脏器常见,常伴腹主动脉旁或脾周淋巴结肿大。通常,肿瘤脾转移可作为全身转移的一部分,少数情况下可作为乳腺癌、卵巢癌等原发病灶的惟一继发转移性器官。

发病机制

脾脏转移性肿瘤可以发生在脾脏的静脉窦、红髓、白髓和小梁血管等处。镜检呈结节型或弥漫型,大小不等,境界清。大的结节可以伴有液化坏死区。广泛性脾脏转移性肿瘤可以导致脾脏增大,但脾脏轮廓尚能保存。

临床表现

通常当癌症患者出现脾脏转移时,多已有广泛的脏器转移。脾转移癌一般不会引起巨脾症,脾脏只稍有增大,甚至可完全正常。因此,临床上常无特殊症状。只有在脾脏明显增大时,可产生左上腹肿块、腹痛和周围脏器受压迫的症状。同样也可有发热、食欲不振、消瘦、贫血、腹水等征象。

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伴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胸腔积液,也有少数病例因自发性脾破裂而致出血性休克。

实验室检查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其他辅助检查

1.CT及MRI表现 脾脏转移性肿瘤CT示脾脏正常大小或轻至中度增大,脾脏内有低密度、轮廓清或不清的占位病灶,其大小和数量不等。平扫时CT值平均为25Hu,也可呈囊性改变。少数转移灶呈等密度,平扫不能发现,而增强后表现为较正常脾实质密度略低的病灶。目前已有报道运用腹腔动脉内缓慢注入造影剂后于门静脉期做CT扫描,显示肝脏或脾脏内有无转移,其显示率较静脉内直接增强为高,能发现直径5~10mm大小的病灶。脾脏转移性肿瘤的病人大多伴有肝脏的转移,故在检查时应同时注意肝脏改变。
脾转移性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不规则低信号区,可单发和多发,边缘清楚,T2加权图像上信号强度增高,其中有部分病例由于中心坏死含水量增加出现中心性高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由于肿瘤周围水肿也可在瘤周出现高信号,而在T1加权图像上水肿和坏死区可在低信号中出现更低信号区。如在转移瘤中出现出血,则又可呈高信号。脾脏很少单独发生转移,往往是同时累及肝脏和淋巴结。
2.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比较 超声方法简便,但机器设备和操作者的经验可影响病灶的显示,一般直径10mm以上的病灶是可以发现的。区别病灶为实质性还是囊性是敏感的。此外超声还能检查腹部其他脏器有无累及,如肾上腺、肾脏、盆腔等。放射性核素仅能显示直径大于20mm的占位病灶,且形态显示较差,定性较难。MRI对脾脏内占位病灶的显示决定于脾脏和病灶的信号强度,以及是否为弥漫性。如果病灶内有液化坏死,则水分增加、T2延长,在T2加权图像上产生高信号,而在T1加权图像上有时很难发现。顺磁造影剂的应用可以缩短T1使病灶易于显示。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依次为超声、CT、MRI和放射性核素。上述方法的结合使用可相互弥补,提高检出率。[收起]
1.CT及MRI表现 脾脏转移性肿瘤CT示脾脏正常大小或轻至中度增大,脾脏内有低密度、轮廓清或不清的占位病灶,其大小和数量不等。平扫时CT值平均为25Hu,也可呈囊性改变。少数转移灶呈等密度,平扫不能发现,而增强后表现为较正常脾实质密度略低的病灶。目前已有报道运用腹腔动脉内缓慢注入造影剂后于门静脉期做CT扫描,显示肝脏或脾脏内有无转移,其显示率较静脉内直接增强为高,能发现直径5~10mm大小的病灶。脾脏转移性肿瘤的病人大多伴有肝脏的转移,故在检查时应同时注意肝脏改变。
脾转移性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不规则低信号区,可单发和多发,边缘清楚,T2加权图像上信号强度增高,其中有部分病例...[详细]

诊断

脾脏转移瘤的病人临床上大多有肿瘤病史,常伴有消瘦、乏力、低热、贫血等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少数病人可有左上腹不适或疼痛。体检可发现脾脏增大。病史、症状及体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在脾转移性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治疗

若脾脏转移性肿瘤,局限于脾脏,而原发病灶已经根治性切除或手术探查发现原发癌能够根治性切除时,可行脾切除,术后给予综合治疗,效果尚可。而当原发灶已有全身广泛转移,或者已有腹内外多处转移,尽管脾脏转移病灶可以切除,亦无需针对脾脏再进行手术。转移性脾脏肿瘤自发性破裂时,应予急症手术,施行脾切除,以期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若肿瘤发生破裂,不管原发病灶是否根治、全身是否转移,手术都属姑息性治疗。

预后

脾脏转移性肿瘤,如果仅限于孤立性脾转移,可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全脾切除,疗效尚可。对于已有广泛转移者,则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时机。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