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概述

蛲虫性阴道炎是由于蛲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人群中通过间接接触和肛门-手-口的直接接触方式而感染。本病一般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以儿童多见。

病因

蛲虫病是由于蛲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蛲虫钻入阴道引起蛲虫性阴道炎。蛲虫寄生于大肠,雌蛲虫在夜间——宿主入睡后2h内自肛门爬出,因温度(34~36℃)和湿度(90%~100%)适宜,氧气充足,故在肛门周围、会阴部和女阴皱褶内大量产卵。雌虫可经阴道口进入生殖道的各部分,如阴道、子宫颈、子宫和输卵管。由于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以及自身携带的肠道细菌污染可引起局部过敏反应及炎症浸润。

发病机制

1.机械性刺激 雌虫于晚间爬出肛门外产卵,其头翼和尾部交替固着于皮肤蠕动,使肛周围皮肤发痒;成虫寄生于肠道时,以头翼及口器机械性损伤肠壁,引起消化道症状。
2.夺取营养成分 中医认为,虫体寄居直肠肛门内,游行咬蚀,致使肛门奇痒,令小儿夜眠不宁。蛲虫寄生肠道,影响脾胃摄纳、运化功能,故见食欲减退,面黄肌瘦。女孩则因蛲虫爬向前阴而发生阴痒,或因膀胱失约而发生遗尿。若湿热下注,则肛门、会阴周围溃烂,湿疹蔓延。

临床表现

1.肛门周围和外阴剧烈瘙痒、或伴灼痛感,以夜间为甚。白带增多,可呈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2.可有轻微的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可有精神不安、失眠、夜惊、夜间磨牙等精神神经症状。
4.检查发现因反复抓痒刺激,局部可形成皮炎。外阴部皮肤潮红、抓痕、湿疹,阴道口轻微红肿。

并发症

外阴炎、输卵管炎、阑尾炎。

实验室检查

1.粪便 蛲虫一般不在人体肠道产卵,故粪检虫卵法阳性率<5%。
2.肛周检虫法 在入睡后1~2h,可在阴道口、肛周观察到线头状白色小虫,3~12mm。
3.肛周检卵法 在肛门四周皱襞上刮取、擦取或粘取污物镜检虫卵。常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和棉签拭子法。必须在早晨排便前或洗澡前检查,1次检出率为50%,3次检出率可高达90%以上。

其他辅助检查

无异常表现。

诊断

找到白色线虫就可诊断,根据临床特点,夜间在肛门附近发现乳白色小虫,或粪便镜检发现蛲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

局部清洁、消炎、抗过敏,尽早驱虫去除病因是治疗的关键。治疗的同时预防再感染。
1.内服疗法
(1)甲苯达唑(甲苯咪唑,安乐士,Mebendazole):小儿为4~6mg/kg,顿服。成人为200mg,顿服;或100mg,2次/d,连用3天。
(2)阿苯达唑(丙硫达唑,肠虫清,Albendazole):小儿为100~200mg,顿服。成人为400mg,顿服;或100mg,1次/d,连用7天。WHO推荐>2岁的,均可用400mg,顿服。
(3)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10mg/kg,每天睡前顿服,连续3天。
(4)哌嗪(枸橼酸哌嗪,驱蛔灵,Piperazine)50mg/kg,1次/d,连续7~10天。
(5)扑蛲灵(恩波维铵,pyrvinium embonate):5mg/kg,顿服。
(6)复方阿苯达唑(赛特斯):每片含阿苯达唑67mg,噻嘧啶83.3mg。2岁以上1.5片顿服,治愈率100%。
以上各药选一种即可,间隔2~4周重复用药1次。早孕妇女及2岁以下儿童禁用。
2.外用疗法 蛲虫药膏(含百部浸膏3%,甲紫0.2%)、10%氧化锌软膏、2%氯化氨汞(白降汞)软膏、1%薄荷软膏、10%硫黄软膏等。
3.灌肠疗法 可用川楝子、生百部、食醋、10%高渗盐水、1%~5%的肥皂水等灌肠,每次100~400ml,用于感染较重者。
4.中医治疗
(1)全身治疗:以杀虫为目的。
①百部粉:将百部炒熟,研粉,每岁0.9~1.2g/d,最大剂量8g,3次/d,连服3天。
②使君子粉:使君子果实炒熟,研粉,每岁1.2~1.5g/d,分3次,服3天。
上述两药亦可同时服用,效果更好,另外可服用苦楝皮、雷丸等。
(2)局部治疗:花椒水及大蒜液注入肛门做局部治疗,可配合口服药物进行。[收起]
局部清洁、消炎、抗过敏,尽早驱虫去除病因是治疗的关键。治疗的同时预防再感染。
1.内服疗法
(1)甲苯达唑(甲苯咪唑,安乐士,Mebendazole):小儿为4~6mg/kg,顿服。成人为200mg,顿服;或100mg,2次/d,连用3天。
(2)阿苯达唑(丙硫达唑,肠虫清,Albendazole):小儿为100~200mg,顿服。成人为400mg,顿服;或100mg,1次/d,连用7天。WHO推荐>2岁的,均可用400mg,顿服。
(3)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10mg/kg,每天睡前顿服,连续3天。
(4)哌嗪(枸橼酸哌嗪,驱蛔灵,Pipe...[详细]

预后

经治疗无不良预后。

预防

虫卵在体外生存的时间较长,手指搔抓或床单上虫卵,因不注意而再次入口,易反复感染。煮沸、5%苯酚(石炭酸)、10%来苏液可杀灭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