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到底是怎么得的?

2022年11月25日 1873人阅读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这样一幕,年迈的大爷情绪激动时突然捂住胸口,面色痛苦,这个时候通常会掏出一瓶药吃下去才会慢慢缓解。其实这就是心绞痛发作的典型表现,也是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1]。要理解冠心病是怎么得的,我们需要弄明白冠状动脉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什么。

      心脏是我们人体的发动机,它的每一次跳动都为血液提供动力,将氧气、营养运送到不同组织,如此重要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能量和氧气维持,冠状动脉就是心脏的“加油站”,它沿着心脏表面分布,通过多个分支深入心肌为其带来新鲜的血液和氧气。如果心脏得不到充足的供血,心肌细胞就会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1]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一些疾病,冠状动脉的内壁慢慢变得不光滑,就像水管内壁因为老化会表面脱落、生锈一样。血液中的脂质或坏死组织慢慢沉积,使得动脉弹性变差,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由于这种沉积物外观呈黄色粥样,所以称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和闭塞影响正常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这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狭窄程度小于50%时,心肌供血一般不受影响,如果狭窄程度达到50%-70%,安静时可能没有症状,一旦情绪激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可能会心肌缺氧引发心绞痛,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情形,通常掏出的药片是硝酸甘油,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心绞痛。如果管腔完全闭塞那就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非常凶险[1]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所以冠心病发生的元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有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控制,最终都可能走向冠心病的结局。如我们常说的“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会损伤动脉管壁,过高的脂质则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抽烟、饮食油腻、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2]

      冠心病还跟性别和年龄有关,在我国冠心病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因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男性发病明显多于且早于女性,绝经后女性冠心病风险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3]

      如果已经得了冠心病,就需要坚持科学用药了,如果没有禁忌症,冠心病患者都应坚持服用三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类药物主要用于减轻症状和改善缺氧;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通过控制血脂水平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4]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86.

[2] 霍勇.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8):10-25

[3] 刘全仪,吴新华,陈章荣.雌激素对心血管、心肌保护性作用的分子机制[J].国际心血管杂志,2018,45(4):204-207

[4]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10(6):1-130

SIG-NP-20221115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