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目前仍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2018年07月14日 761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脑血管病中,尤以脑中风(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造成的健康损害和生命威胁为重。它不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还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陈东营口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王建国

目前,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约120多亿元,再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的总支出近200亿元。

在我国以往的心脑血管病防控工作中,对高血压的筛查和控制比较重视,但对引致缺血性脑中风重要原因之一的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狭窄注意不够,甚至在常规的干部体检中也没有颈动脉筛查项目。因此,大量中风前期的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并给以有效的干预。

近几年,我国专家在脑中风筛查及干预试点中发现,许多病人由于颈动脉狭窄引致的中风体征,如肢体活动障碍、失语、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视网膜或黄斑病变以及视力明显下降等,在颈动脉狭窄解除后,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或恢复。甚至在核磁共振影像上已显示脑功能区部分坏死的病人,在解除颈动脉狭窄后,其已丧失的功能又出现恢复的奇迹。这些案例说明,我们以往对脑中风的形成机理认识得还不甚清楚,部分中风病人的症状体征,包括视觉、听觉的部分问题,可能是由于颈部大动脉的狭窄而造成的脑部低灌注状态所引起。

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缺血性眼病史、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具有以上两项危险因素者应接受颈动脉筛查。

定期检查就能及早发现颈动脉斑块。通常可通过颈动脉超声、螺旋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颈动脉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这四种方法来有效检查出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狭窄程度。专家建议,做颈动脉超声是一种既实用又价廉的检查方法,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最好每三个月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无创无痛,五分钟就能检查完毕。

通过对颈动脉状况的筛查,既可对狭窄不甚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以行为指导或药物干预,延缓其狭窄进展,又可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去除其发生中风的病源,减少中风的发生及伤残。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简称CEA  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的金标准

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性狭窄的金标准手术,这种手术在国外早已经广泛开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预防脑梗死的首选方法。我国在20年前,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大医院开始开展这项手术,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也开始陆续开展,已经使越来越多的病人从中受益。手术只需要在颈部开一个大约5-6公分长的切口,然后将动脉腔狭窄部位的血栓、粥样硬化斑块、坏死增厚的内膜一并切除,恢复正常的血流。通俗点说,就是把上游河道的淤泥清理干净了,下游就不会供水短缺了。手术大概历时一小时左右,病人正常情况下在医院只需要住院2周左右的时间,此种手术具有清除病变彻底,长期疗效好的特点。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陈东主任从2009年开始系统规模地开展这项手术,现在已经为几百例病人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病人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44岁,并发症比率非常低,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目前国外和国内比较,在CEA手术上,确实体现了我们国家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从时间上,美国1968年已经在大规模做CEA手术,我们中国到现在还没有普及这种手术;从数量上,美国每年有15-20万人接受这种手术,我们中国现在每年只有一两千人接受CEA;国外做CEA手术的人,80%~90%病人是一过性脑中风病人,有的甚至还没有发生脑中风的迹象,就通过常规体检发现了颈动脉狭窄的问题,提前做了CEA手术。而在我们国内,来做手术的病人,几乎都是脑中风已经发作的病人,而且有的病人已发的脑中风是很严重的,很显然,这大大影响了病人的手术效果。

大连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成为第一批卫生部脑防委指定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技术的培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几百名学员,并协助很多省市兄弟医院成功开展这项手术。

出现下列症状需关心您的颈动脉:

1、小卒中症状(TIA)--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

* 常突然发作,头昏目眩;一侧眼睛暂时性发黑;

* 一侧胳膊、腿发麻无力;

* 说话不清等。这种症状出现可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中风”。

2、患者还可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害--脑卒中。

3、一些严重颈动脉狭窄病人可以表现为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脑缺血症状。

4、还有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但多是50岁以上,吸烟、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如冠心病、肢体缺血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