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是怎么回事?
2017年10月17日 1282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口臭
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入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发病原因
口腔局部疾患是主要导致口臭的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口具也常是某些严重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有一些器质性疾患也会导致口臭症。
病理性口臭
口源性口臭
据统计,80%~90%的口臭是来源于口腔。口腔中有未治疗的龋齿、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不正常解剖结构、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其中龋齿和牙周疾病又是最常见的相关疾病。深龋窝洞内、不良修复体悬突下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细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臭味。牙髓坏死或化脓性牙髓炎,未经治疗也可发出臭味;牙周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石、菌斑,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吲哚和氨类,因而产生臭味。另外,牙周脓肿和牙周袋溢脓,多为金黄色葡葡球菌合并牙周致病菌感染,也会发出臭味。
睡液的质和量也起到重要作用。睡液量的减少、蛋白质等有机成分的增多降低了睡液的冲刷作用和缓冲作用,使细菌大量繁殖,分解睡液、龈沟液及食物残渣中的有机成分,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硫化物、吲哚等物质引起口臭。
非口源性口臭
口腔邻近组织疾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可产生脓性分泌物而发出臭味;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出现酸臭味;幽门梗阻、晚期胃癌常出现臭鸭蛋性口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呼出丙酮味气体,尿毒症患者呼出烂苹果气味。另外白血病、维生素缺乏、重金属中毒等疾病均可引起口臭。
生理性口臭
饥饿、食用了某些药物或洋葱、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抽烟、睡眠的睡液分泌量减少所致的细菌大量分解食物残渣等都可能引起短暂的口臭。而健康人的口臭可能由于不良的口腔习惯和口腔卫生造成舌背的菌斑增多、增厚所引起。由于舌背的表面积大,有许多乳头、沟裂和凹陷,有利于细菌、口腔粘膜脱落上皮、食物残渣等的滞留,充当“细菌储藏室”,有利于口臭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口臭程度、挥发性硫化物的量与舌苔厚度及面积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舌苔厚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清除舌苔后挥发性硫化物减少。这可能因为舌苔越厚,越易形成厌氧环境,越利于厌氧菌的生长,从而也越利于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导致口臭。
除此之外,还有假性口臭,即患者本人自我感觉有口腔异味,但检查结果为阴性。可通过解释说明和心理咨询得到改善。
寻找病因
口嗅并不可怕,只要查明原因是可以治疗的。首先考感口臭是口源性还是非口源性的,对于不能排除与口臭相关的因素,如呼”吸系统疾病(鼻腔、上颌窦、咽部、肺部的感染与坏死)、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代谢系乱、便秘等)、实质脏器损害(肝衰、肾衰)及糖尿病性酮症、尿毒症、白血病、维生素缺乏等,则应该先对这些疾病进行局部或全身的系统治疗。
如有可能引起口臭的口腔疾病,如未治疗的龋齿、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应该及时对龋齿进行内科治疗,拔除无用的残根残冠、去除不良修复体、去除不正确的解剖结构、治疗口腔粘膜病,对于牙周病患者则先进行洁齿和根面刮治等基础治疗,再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和菌斑控制。
加强口腔卫生
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2次,并养成进食后漱口的习惯。进行舌面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80%~90%的口臭是来源于舌背,因此,口腔医生应该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舌刮匙来清洁舌面。还可通过体外试验,找出患者的主要病源菌,选用能有效抑制舌面微生物生长的漱口水进行局部抗菌。现在常用的漱口水包括洗必泰、含氯化合物、过氧化氢、钠盐、锌盐等,好的漱口水应该达到能维持口腔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防止菌群失调引起的新的疾病。刺激唾液分泌或使用替代物,由于唾液具有抗菌、杀菌,清洁口腔的作用,治疗中还应考虑增加睡液的量和流速,增强舌的运动,咀嚼富含纤维的食物或嚼口香糖等都有利于减轻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