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腭癌患者必读小科普
2020年07月27日 970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硬腭癌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硬腭癌大多高度分化,发展比较缓慢,主要表现为疼痛性溃疡。硬腭癌常侵犯腭部骨质,引起腭穿孔。
向上发展可侵及腭侧牙龈牙槽突而引起牙疼痛松动。硬腭癌周围黏膜有时可见有烟草性口炎或白斑。由于腭骨黏膜与腭骨紧贴,易早期侵犯骨质。
来自小延腺的恶性肿瘤较多见,且病史较长,表现为腭部肿物,呈半球状隆起,粘膜光滑紧贴骨面,病变进展后可溃烂。
鳞状细胞癌则病史短,发展快,易侵及腭骨并越过中线,局部呈莱花状溃疡,触之易出血,常伴有疼痛、语言和进食困难,晚期可与鼻腔相通并累及软腭。
硬腭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40%左右,其中以下颌下和颈深上淋巴结多见。初诊病例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3%-30%,主要转移至颌下淋巴结,也可转移至颈深上淋巴结。硬腭癌发生在接近中线或超过中线者及晚期硬腭癌常多发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二、硬腭癌的病理检查
了解了硬腭癌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关键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直接取活检才能获得病理结果。
1、影像学检查
(1)X线曲面体层片、华氏位及咬合片:检查有无上颌骨破坏,尤其能够帮助判断肿瘤是否侵入牙槽突,是否已突破硬腭骨质或侵入上颌窦。
(2)颌面部及颈部CT或MRI检查:判断肿瘤范围、大小,对于肿瘤已突破硬腭骨质,侵犯鼻腔、上颌窦、咽部、翼腭管及其他深部组织的范围判断很有价值。硬腭腺样囊性癌,尽管有时病灶很小,但肿瘤可以沿翼腭管向上波及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区域,检查应注意比较两侧翼腭管的大小,对于翼腭管明显增大者,要考虑有肿瘤侵犯的可能性。另外也可了解颈部淋巴结大小,从而评估有无转移的可能,了解肿瘤、淋巴结与颈部的关系。
2、活体组织检查
硬腭部肿物取活检术前,需要通过通过影像学检查上颌骨破坏情况。术创出血可采用电刀止血或缝合止血。术中尽可能减少组织创伤,缝合不宜过紧,术后尽早拆除缝线。应避免不恰当的切取活检刺激肿瘤转移或向深部侵润。
三、硬腭癌的规范化治疗
硬腭癌一般治疗以手术为主,早期病损应行包括腭骨在内的病变扩大切除术;对腭骨破坏或上颌窦底受侵者,应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病变已侵入上颌窦者应行上颌骨切除术;已有淋巴结转移者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病变范围扩大,临床虽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可考虑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原发灶手术切除后,多应用修复体恢复缺损和牙列;对选择性病例可行腭成形术术。
1、一侧或双侧功能性颈清术
一般来说,硬腭癌的颈淋巴转移率在40%左右,晚期病例常发生双侧颈部转移,当病变超出硬腭范围的时候,可以行颈部预防性治疗,包括Ⅰ、Ⅱ、Ⅲ区淋巴结清扫,并且软硬腭未证实淋巴结转移者,可以行选择性颈清术。
2、冷冻治疗
对于原发癌硬腭癌患者来说,早期治疗可采用冷冻治疗方法来控制原发灶,冷冻治疗后可残留冷冻性死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脱落分离,长者甚至需要1年以上,最终还可能遗留腭穿孔,形成口腔鼻腔瘘。
3. 放疗治疗
当疾病侵及腭或磨牙后区时,手术整块切除有困难,一般选择放疗。放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肿瘤体积,帮助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