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类风湿关节炎

2022年01月10日 7994人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是造成我国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研究深入,其早期诊断及干预手段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医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优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一、病名
      中医学无类风湿关节炎这一病名,根据历代医家对疾病发病特点的记载和描述,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常被描述为“痹证”、“历节”、“风湿”、“鹤膝风”等,目前称为“尪(音同汪)痹”。
      尪痹之名,由当代医家焦树德于1981年首次提出。焦树德教授认为,属关节弯曲变形,骨质受损,身体羸弱,不能自由行动的痹证为“尪痹”。这与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颁布的诊断标准中的类风湿关节炎特点相一致。该病名于1983年被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沿用至今。
二、相关古籍论述
      《素问·痹论》中对痹证的病因、发病及证候分类以及发展演变有系统的描述。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湿气胜者为着痹”。除此风寒湿痹,还提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之五体痹,以及久而不愈内舍五脏的五脏痹。
      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卒中历节篇》中提出“历节”之名,提出本病是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羸弱,营卫亏虚,脏腑功能低下,进而导致卫外不固,或因起居不慎、劳倦内伤,并外感风、寒、湿等外邪气发为痹病。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寒入络脉,气乘填塞阻逆”以及“湿热入络而为痹”。对痹病久病不愈提出了“久病入络”的病机概念。
      现代医家对尪痹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均有独到的见解,在此不一一详述,下面重点介绍焦树德教授对尪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焦树德教授

焦树德(1922~2008),男,中日友好医院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65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中风病、慢性肝胆病等的诊治。
三、病因病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一痹病总病因病机,也是尪痹的总病因病机。更重要的是尪痹的病因病机还具有以下的特点。
1、肾虚寒盛,寒湿深浸入肾
      肾藏精、生髓、主骨,为作强之官。肝肾同源,共养筋骨。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遗精滑精,房室过度,劳累过极,产后失血,月经过多等而致肾虚,正不御邪。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如寒湿偏盛,则乘虚深侵入肾。
      肾为寒水之经,寒湿之邪与肾同气相感,故深袭入肾。肾主骨,肾虚邪侵,经络痹阻,血气不行,则关节闭塞。肾虚不能生养肝木,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失养,渐致骨松筋挛,关节变形不得屈伸。
2、冬季寒盛,感受三邪,肾气应之,寒袭入肾
      肾旺于冬,寒为冬季主气。冬季寒盛,感受三邪时,肾先应之,故其中的寒邪可伤肾入骨,致骨重不举,瘦削疼痛。肾为肝母,肝肾同源,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失养,久而关节肢体变形,成为尪羸难愈之疾。《素问·咳论》中也说:“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可见人于冬季感受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则寒湿之邪可首先侵肾入骨,而渐成尪痹。
3、复感三邪,内舍肾肝
      痹病若迁延不愈,又反复感受三气之邪,则邪气可内舍其所合而渐深入,使病变复杂而深重。冬春之季,天气尚寒冷,此时复感三邪,寒风气胜则可内舍肾肝,筋骨同病,渐成尪痹。正如《素问·痹论》所说:“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4、从化理论
      中医学认为邪气侵入人体后常常发生“从化”而使病证产生转变。即“从阴化寒,从阳化热”。如伤了寒邪,不一定都见寒证。焦树德教授认为,痹虽然以寒湿之邪深侵入肾为主要病机,但应再结合“从化理论”来分析。风寒湿热外邪侵入人体后,可因体质因素发生从化转变,有的“从阴化寒”而见寒盛证,有的“从阳化热”而见化热证。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尪痹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尤其是寒湿之邪,已经深侵入肾,并影响到肝,而致骨损筋挛。且病程较长,寒湿贼风,痰浊瘀血,互为交结,凝聚不散。经络闭阻,血气不行,又可加重病情发展。也有的久痹化热,则更为复杂。
(以上图片均源自网络)
参考文献:
[1]焦树德,王伟钢.尪痹病名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05):681-685.
[2]阎小萍,张烜,翁习生主编.常见风湿病及相关骨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19.
[3]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1-5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