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水、阳水?分级?如何治疗?
2018年10月09日 89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在生理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组织间液处于不断的交换与更新之中,组织间液量却相对恒定的。组织间液量恒定的维持,有赖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如果这两种平衡被破坏,就有可能导致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过多体液积聚。
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机能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二类,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也见于乳腺红肿热痛等炎性疾病与淋巴管疾病。
一、阴水
1.定义
1)指发病较缓,阳气不足,水肿性质属虚者,称为阴水。
多因劳倦内伤、脾肾阳衰,正气虚弱等因素引起。
以面浮足肿,或下肢先肿,肿势难消,按之凹陷不易恢复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病。
2)虚证水肿,因脾肺虚弱或肾经亏损等所致。
《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不涩赤,此属阴水。”
《类证治裁·肿胀》:“因肺脾肾虚致水溢者,为阴水。”
脾阳虚弱者,证见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四肢不温,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濡缓,治宜健脾利水,用实脾饮、木香流气饮等方。
肾阳虚衰者,证见腰以下肿甚,畏寒肢冷,神疲气怯,面色(白光)白,腰脊酸重,舌胖色淡苔白,脉沉细弱,治宜温肾化水。
2.临床表现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呆食少,大便溏稀,面色胱白,神疲肢倦,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沉缓。
或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利,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证候分析
本证以发病较缓,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为辨证要点。
由于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所以脾虚或肾虚,均能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下焦水湿泛滥而为阴水。
阴盛于下,故水肿起于足部,并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
脾虚及胃,中焦运化无力,故见脘闷纳呆,腹胀便溏。
脾主四肢,脾虚水湿内渍,则神疲肢困。腰为肾之府,肾虚水气内盛,故腰膝冷痛。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肢体,故四肢厥冷,畏寒神疲。
阳虚不能温煦于上,故见面色晃白。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脾肾阳虚,寒水内盛之象。
二、阳水
1.由外邪侵袭,病程短,属实证之水肿,此时机体阳气尚足或已有减少,为阳水证。
2.临床表现
头面浮肿,先从眼睑开始,继则遍及全身,来势迅速。
小便短少,皮肤薄而光亮,
常伴见恶风、恶寒、发热、肢体痛楚、咽痛等症,
面苍白,脉浮紧。
或全身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困倦,小便短少,脘腹痞闷,纳呆,泛恶欲吐,舌苔白腻,脉濡缓。
3.证因分析
由风邪外袭,肺失宣降,水道不通,而发为急性水肿,
或因湿邪内侵,阻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停聚而为水肿。
肺气肃降,能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当外邪束肺,使肺气宣降失司,上窍不开,则水道不通,下窍不泄,故见尿少而突发水肿
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咽痛,脉浮紧等,是外邪束表,肺气不宣的表现。
湿为阴邪,能阻遏脾阳,脾阳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职,水湿不能及时消散排泄,则聚而为水,泛溢肌肤,发为水肿,肢体沉重困倦,小便短少
水湿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则见脘腹痞闷、纳呆、泛恶欲吐等症。
三、水肿分级
Ⅰ度水肿:仅及踝肿,按之凹陷易复
Ⅱ度水肿:较重者,浮肿过膝,按之凹陷没指,不易恢复
Ⅲ度浮肿:全身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
四、水肿的治疗
(一)阳水
1.风水泛滥
症状
浮肿起于眼睑,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甚者眼睑浮肿,眼合不能开,来势迅速
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短少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如浮肿较甚,此型亦可见沉脉。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
方义:
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以去其在表之水气
生石膏解肌清热
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有崇土制水之意。可酌加浮萍、茯苓、泽泻,以助宣肺利小便消肿之功。
若属风热偏盛,可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白茅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凉血止血
若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以助麻黄辛温解表之力
若咳喘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气定喘
若见汗出恶风,为卫气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以助卫解表
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型论治。
鲜浮萍草,数量不拘,煎水洗浴。用于急性肾炎初期,全身浮肿,头面尤剧者。以汗出为佳,汗出后宜避风寒,切勿受凉。
2.湿毒浸淫
症状:
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或咽喉红肿,或乳蛾肿大疼痛,
继则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
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宜肺解毒,利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前方中麻黄、杏仁、梓白皮(以桑白皮代)等宣肺行水,
连翘清热散结,
赤小豆利水消肿
后方以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强清解湿毒之力。
若脓毒甚者,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
若湿盛糜烂而分泌物多者,加苦参、土茯苓、黄柏
若风盛而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
若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
若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
3.水湿浸渍
症状:
全身水肿,按之没指,
小便短少,
身体困重,胸闷腹胀,纳呆,泛恶,
苔白腻,脉沉缓,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胃苓汤合五皮饮。
前方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苍术、厚朴、陈皮健脾燥湿,猪苓、泽泻利尿消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
后方以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健脾化湿,行气利水。
若上半身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乎喘。
4.湿热壅盛
症状: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
胸脘痞闷,烦热口渴,或口苦口粘,
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沉数。
治法:分利湿热
方药:疏凿饮子
方义
羌活、秦艽疏风解表,使在表之水从汗而疏解;
大腹皮、茯苓皮、生姜协同羌活、秦艽以去肌肤之水;
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协同商陆、槟榔通利二便,使在里之水邪从下而夺。
疏表有利于通里,通里有助于疏表,如此上下表里分消走泄,使湿热之邪得以清利,则肿热自消。
若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
若症见尿痛、尿血,乃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可酌加凉血止血之品,如大小蓟、白茅根等
若肿势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平卧,脉弦有力,系胸中有水,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加杏仁、防己、木通,以泻肺行水,上下分消
若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症见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可用猪苓汤以滋阴利水。
至于攻逐,原为治疗阳水的一种方法,即《内经》“去菀陈垄”之意。但应慎用,只宜于水势壅盛,症见全身高度浮肿,气喘,心悸,腹水,小便不利,大便不通或干结,畏食,脉沉有力,正气尚旺,他法无效的患者。
此时应抓住时机,急则治其标,用攻逐之法以直夺其水势,使水邪速从大小便而去,可选用十枣汤。俟水退后,再议调补,以善其后。
黑白丑各65g,红糖125g,老姜500g,大枣60g,研极细末或捣烂泛丸,每日3次,分3天服完。对于肾病水肿消水效果良好,但不巩固。
(二)阴水
1.脾阳虚衰
症状: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食少,面色不华,神倦肢冷,
小便短少,
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阳健脾,化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
方义
干姜、附子、草果仁温阳散寒化气,
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枣健脾益气,
大腹皮、茯苓、木瓜利水去湿,
木香、厚朴、大腹皮理气行水。
水湿过盛,腹胀大,小便短少,可加苍术、桂枝、猪苓、泽泻,以增化气利水之力。
若症见身倦气短,气虚甚者,可加生黄芪、人参以健脾益气。
另有一种浮肿:
因于长期饮食失调,摄人不足,或脾胃虚弱,失于健运,精微不化,而见面色萎黄,遍体轻度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久坐久下肢肿甚,
能食而倦怠无力,大便或溏,身肿而小便正常或反多,脉软弱。
此与上述脾阳虚衰,水溢失制有所不同,乃由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转输无力所致,治宜益气升阳,健脾化湿,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加黄芪、桂枝,以助益气升阳化湿之力
阳虚者,加附子、补骨脂温肾助阳,以加强气化。
应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铺助治疗,多可调治而愈。
2.肾阳衰微
症状:
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
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
尿量减少
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咣白或灰滞
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肾为水火之脏,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用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
用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两药配合,则补水中之火,温肾中之阳气
用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通利小便;生姜温散水寒之气
白芍开阴结,利小便,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
若心悸,唇绀,脉虚或结或代,乃水邪上犯,心阳被遏,瘀血内阻,宜重用附子再加桂枝、炙甘草、丹参、泽兰,以温阳化瘀
若先见心悸,气短神疲,形寒肢冷,自汗,舌紫暗,脉虚数或结或代等心阳虚衰证候,后见水肿诸症,则应以真武汤为主,加人参、桂枝、丹参、泽兰等,以温补心肾之阳,化瘀利水。
若见喘促,呼多吸少,汗出,脉虚浮而数,是水邪凌肺,肾不纳气,宜重用人参、蛤蚧、五味子、山茱萸、牡蛎、龙骨,以防喘脱之变。
本证缠绵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症见恶寒发热,肿势增剧,小便短少,此时可按风水治疗。
但应顾及正气虚衰的一面,不可过用表药,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皮饮为主加减,酌加党参、黄芪、菟丝子等补气温肾之药,扶正与祛邪并用。
若病至后期,因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导致肾阴亏虚,症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肾阴为主,兼利水湿。
但滋阴不宜过于凉腻,以防匡助水邪,伤害阳气,可用左归丸加泽泻、茯苓等治疗。
若肾阴久亏,水不涵木,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盛下虚,症见面色潮红,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腰酸遗精,步履飘浮无力,或肢体微颤等,治宜育阴潜阳,用左归丸加介类重镇潜阳之品珍珠母、牡蛎、龙骨、鳖甲等治疗。
脾阳虚衰证与肾阳虚衰证往往同时出现,而表现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因此健脾与温肾两法常同时并进,但需区别脾肾虚的轻重主次,施治当有所侧重。
水肿日久,瘀血阻滞,其治疗常配合活血化瘀法,取血行水亦行之意。临床上常用益母草、泽兰、桃仁、红花等,有加强利尿的效果。
五、转归与预后
凡水肿病程较短,或由营养障碍引起的浮肿,只要及时治疗,合理调养,预后一般较好。
若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正虚邪恋,则缠绵难愈。
若肿势较甚,症见唇黑,缺盆平,脐突、足下平,背平,或见心悸,唇绀,气急喘促不能平卧,甚至尿闭,下血,均属病情危重。
如久病正气衰竭,浊邪上泛,出现口有秽味,恶心呕吐;肝风内动,出现头痛,抽搐等症,预后多不良,每易出现脱证,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六、小结
1.水肿为常见病,外感内伤均可引起,病理变化主要在肺脾肾三脏,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以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成本病,其中以肾脏为本。
2.临床辨证以阴阳为纲,表实热证多为阳水,里虚寒证多为阴水,但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转化。
3.水肿的治疗原则是分阴阳而治:
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宣肺健脾,水势壅盛则可酌情暂行攻逐,总以祛邪为主。
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以扶正为法。
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
4.在调摄上,应特别注意水肿时忌盐,预防外感,避免过劳等。
5.水肿消退后,还要谨守病机以图本,健脾益气补肾以资巩固,以杜绝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