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血清甲胎蛋白(AFP)

2020年08月30日 906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甲胎蛋白于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发现,前苏联专家于1964年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发现了高浓度的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分子量为70KD的糖蛋白,由5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与白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根据与小扁豆凝集素(LCA)结合能力的大小,AFP分为3种不同的亚型:AFP-L1,AFP-L2和AFP-L3。生理情况下,AFP由卵黄囊和胎肝产生,大约妊娠12周时以胎肝合成为主,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在人出生后3个月开始,随着干细胞表达的下降,血清中AFP的水平也逐渐降低,到出生后的第二年接近于成人水平。 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 AFP 的能力,故而正常成人血中 AFP 含量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血清甲胎蛋白的应用包括:

1. 在产检中的应用

    (1)在怀孕过程中,胎儿AFP随胎儿尿液排泄到羊水,因羊水中浓度较高,AFP以主动扩散的方式从胎盘或胎膜两侧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中,因此,AFP可以在早孕末的母体血清中被检测到。妇女血清AFP水平随着孕期的增加而增高,可以通过AFP水平评价胎龄。

(2)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病理情况下,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胎儿在官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目前已将AFP、hCG、非结合型雌三醇的三联检测应用于胎儿神经管畸形以及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

2.肝脏疾病的应用

      (1)原发性肝癌

       在亚洲成人中,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现AFP升高。血清甲胎蛋白及其异质体AFP-L3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特异性最强的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国内常用于肝癌患者的普查、早期诊断、术后监测和随访。对于甲胎蛋白≥ 400ng/ml 超过1个月,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癌和活动性肝病的患者,应高度考虑肝细胞癌,其诊断特异性高达99%,而敏感性仅为17%。研究显示,在甲胎蛋白不升高的情况下,有34.3%的肝癌患者,在确诊1年前即出现AFP-L3升高。当以10%为AFP-L3 的临界值时,其对早期肝细胞癌的检测敏感性为22%~33%,特异性为93%~94%。对于甲胎蛋白阴性(< 20 ng/ml)肝细胞肝癌患者,AFP-L3 的检测敏感性为12%~21%,特异性为97%~98% 。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批准将 AFP-L3 监测应用于肝细胞肝癌的预警,并把AFP-L3 ≥10%作为诊断肝细胞癌的高特异性指标。

       AFP在评价肝癌各种治疗方式疗效中起重要作用。肝癌根治性切除的判断标准,除了要求术后2个月行超声、CT、MRI(必须有其中两项)检查未发现肿瘤病灶以外,如术前AFP升高,则要求术后2个月AFP定量测定,其水平在正常范围(极个别病人AFP降至正常的时间超过2个月)。在行肝移植、TACE、肝癌射频消融、靶向治疗、放化疗后,持续增高不降的血清AFP水平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2)良性肝病

       乙型肝炎患者约有20%以上可出现AFP检测异常,常因病情所处阶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水平的增高,急性者由于肝细胞活动活跃,AFP水平升高幅度可相应增大;而慢性者及肝脏纤维化者,因肝脏组织修复、肝细胞再生,可出现轻度AFP升高,之后随病情好转而降至正常;如出现肝炎复发或重型肝炎,则AFP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升高。

3.其它

      由于AFP来源较为特殊,故在多种疾病中均有一定检测价值。胃肠道黏膜也可以少量产生甲胎蛋白,故当患者患有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胰腺癌及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时,甲胎蛋白亦可升高。近年来发现,胃肝样腺癌患者AFP水平显著高于胃部良性疾病;甲胎蛋白主要由胚胎期肝细胞和卵黄囊产生,凡含卵黄囊成分的胚原性肿瘤,如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和混合性绒癌等,均可有甲胎蛋白升高。AFP-L3对于监测睾丸肿瘤发展及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是较为敏感的指标;卵巢卵黄囊肿瘤患者术前血清AFP水平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无关,但术后AFP水平可以作为卵巢卵黄囊肿瘤患者的预后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田州,张建淮.甲胎蛋白临床应用进展.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103(4):20412-20417.

2.刘往. 甲胎蛋白研究进展.当代医学,2012,18(1):25-26.

3.刘毓键,马明洋. 血清标志物在肝细胞肝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医学综述,2020,26(7):1325-1336.

4.周晓萍,张玲.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内科,2015,10(2):264-266.

5.杨琛轩,陈革,王颖轶等. 以无症状性甲胎蛋白升高为表现的胃肝样腺癌.中华消化杂志,2020,40(3):199-2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