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希望,重塑人生 - 徐道祥主任医师谈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

2019年04月22日 934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点燃希望,重塑人生
-- 关于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市心理卫生中心)
徐道祥 主任医师 主讲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各位介绍有关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方面的一些知识。
通过今天的讲座,大家应该会对以下问题有所了解;
1、康复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2、影响复发的因素有哪些?
3、怎样防止复发?
4、影响精神残疾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防止精神残疾

康复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说到康复治疗,大家往往会认为这是促进残疾者恢复功能方面的治疗,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错,因为一般意义上的康复就是指利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等多方面的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从而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并最大限度地恢复致残之前的功能水平。

我们今天所讲的精神康复的目的也是一样,只不过,精神康复的干预范围更加广泛。要想确保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终康复,应该从首次发病、首次治疗起,就开始予以关注。在首次治疗获得好转后,则应该重视防止病情复发。在此基础上还应重视对患者心理进行干预、和对其行为技能进行培训,从而防止出现精神残疾。

总之,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治病、防复发、防残疾。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患者健康地回归社会。

精神康复的第一步,就是在首次发病之后及时接受正规的诊断和治疗,这部分内容在之前的讲座中已经有所提及。

其实,在首次发病之前,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某些精神分裂症前驱症状,此时如果患者和家属具有一定的精神卫生常识,就应该及时认识到这些发病征兆,并及时去正规的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检查。一旦明确了诊断,就应该立即开始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一般来说,首次发病的治疗以住院治疗为主,因为住院期间,医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从而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使得首发症状获得满意控制。大家一定要注意,首次发病治疗效果会影响到今后的康复,因此千万疏忽不得。

总之,精神康复的第一步就是“治病”,其中包含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精神疾病干预理念。

康复第二步:预防复发
任何环节出差错
都会增加复发风险
精神分裂症还难以被根治,防止复发任重道远
 所以说,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对于精神分裂症而言,“一次性彻底治好”、“一辈子不再发作”的想法不太现实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目前我们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了解。有“因”才有“果”,不能去除“因”,当然无法获得满意的“果”。但是,随着医学进步,在不远的将来,攻克精神分裂症这一难题应该也不再是奢望,所以大家还是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暂时不能彻底纠正病因的情况下,避免已经明确的、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的多种因素就越发重要了。那么,导致病情反复,也就是疾病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整个治疗流程的角度出发,从患者首次发病接受治疗之前、之中和之后各个阶段,如果存在某些误区,都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风险。
从干预对象的角度出发,防止疾病复发不是医生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始终离不开患者的配合、家属的关心和社会的支持。其中任何一方有所疏忽,都会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风险。
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首先想到的就是“病能治好吗”。在早期治疗取得效果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以后还会再发吗?”。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就像之前的讲座已经讲到的,精神分裂症是能被治好的,一般而言,有六成以上的住院患者都能获得临床治愈。但需要指出的是,临床治愈只是患者的症状消失、自知力得到恢复,并不是说病就完全好了。临床治愈后,还需要巩固治疗和康复治疗,患者才能真正恢复到原先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其次,精神分裂症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疾病。事实上,防止复发一直以来都是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关键所在。可以这样说,如果不重视预防复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所以说,精神分裂症目前还难以“根治”,但是患者和家属也不能因此而悲观消极,其实,就算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的身体疾病,基本上也需要终身治疗才能保持病情稳定,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也一样,如果抱着“一次性彻底治好”或者“一辈子不再发作”的心态,势必影响情绪,就会对医生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从而不信任或不配合医生治疗,最终影响康复。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呢?

首先,应该在各个治疗阶段贯穿“预防复发”的理念,也就是在首次接受治疗之前、之中和之后,都需要规避一些可能会增加今后病情复发风险的误区。
对于上面讲到的首次治疗之前的某些误区,应该如何去纠正或规避呢?

1、其实,目前许多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以及由专业机构举办的讲座,都在为普及卫生保健知识而努力,但有些患者看到或听到介绍精神卫生的内容,往往就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所以就会忽视。其实,经过我们之前的几次讲座,大家都应该已经知道,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所以具备精神卫生方面的常识还是蛮重要的,只有懂得什么是精神疾病,才会知道何时应该就诊、应该去哪里就诊。
2、大家都已经知道,在精神分裂症初发或复发之前,往往都会出现某些前驱症状,应该在生活中予以重视。例如,如果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等病状的异常迹象,而又没有合情合理的解释,就应该高度重视,并想到去找精神科医生咨询,而不要在普通内科门诊反复检查。
3、如果已经怀疑自己存在精神方面的异常,而且也想到去看医生,就应该去正规的精神卫生中心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接受诊治,不要轻信小广告宣传的“一针见效“之类的虚假承诺,而去一些私人诊所看病,更不能被迷信思想所蒙蔽,从而求助于巫医或风水先生。

因此,在首次治疗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刚才已经说过,不同的患者对于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合适剂量和种类需要在医生监督下摸索,所以不能急于求成,家属首先要理解、配合,然后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劝慰。
2、选择去正规的精神卫生中心治疗,治疗过程中及时与医生交流,应该信任医生的决定,不要轻易更换医生或医院,从而导致治疗方案的反复变更。
3、配合治疗更重要,应该按时、按量服药,如果出于担心药物副作用或药物治疗后确实效果不好,应该及时向医生反映,而不应该拒绝吃药或“藏药”。如果患者由于病情关系,不能配合治疗,不肯住院或要求早出院,家属一定要坚持立场,不能出于心疼而无条件地妥协。
4、患者住院期间,家属要按照医生建议的频次探视,既不能一概不管,也无需天天探访。而且,在探访结束后,应该主动将探视过程中了解到的患者的恢复情况告诉医生。
对于刚才提到的首次治疗之后的某些误区,应该通过以下列举的方法予以规避:
1、坚持药物治疗最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某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较传统药物已经大大降低,只要定期随访,一般而言,长期服用也是比较安全的。
2、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用药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并配合医生的治疗,而不是为了以自己的所谓“经验”取代医生的临床判断。自行调整治疗方案不仅可能影响疗效,更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3、坚持定期复诊随访,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家属不应长期代替患者复诊,一方面转述症状不准确,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患者和医生建立长期的良性医患关系。
4、家属也要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和护理知识,对患者要关心,但是不要过度庇护或溺爱。关爱不足或过度都会影响患者今后顺利回归社会。此外,对于患者的病情,家属有时候对邻居或朋友也不要过于回避。普通人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误解和偏见大多源于缺乏相关知识,而适当的沟通会有利于增进理解,并获得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最终促进患者健康地回归社会。

总之,为了预防复发,作为患者本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学习。患者应该尽量了解自己的疾病和相关的治疗常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就诊,并配合治疗。
2、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于治疗方案,应信任并依赖医生,不要自作主张。
3、同时应该主动与医生、家人交流,及时反映病情变化、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4、调整心态,直面歧视。目前,由于大众对于精神分裂症还存在不少偏见和误解,的确会有不少人戴着有色眼镜对待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患者在出院后,有时难免会遭遇歧视。遇到这种情况,患者本人首先要调整心态,不要因此而悲观失望,要以行动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当然,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遇到不公正待遇应该及时向医生以及相关行政部门求助。例如,有些患者由于发病而遭遇财产纠纷或合同纠纷等,就可以向办案机关、单位保卫部门或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司法精神病鉴定申请,以法律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预防复发,患者家属应该做到
1、调整心态——接受亲人患精神分裂症的现实,稳定情绪,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接受治疗。
2、学习知识——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治疗、护理、康复知识,研究显示,由家属陪同患者一起接受疾病教育和心理咨询,有助于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
3、适度关爱——既不能对患者置之不理,又不要过于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尽可能避免患者在出院后遭遇重大的不良生活事件,如离婚、失业或失学等,有些靠个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求助。
4、注意观察——注意患者治疗期间的反应,患者有时候因为疾病的影响,可能无法真实、有效地与医生沟通,此时,就需要家属从旁观者的角度提供有关病情的客观信息。
康复的第三步就是防止出现精神残疾。

什么是精神残疾呢?简单地说,如果患者的病情持续一年以上未愈,并影响到患者的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中应尽的职责,那就可以说出现了精神残疾。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一年以上”是从出现症状开始算起,而不是从开始接受治疗算起。所以说,对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而言,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延误诊治会直接导致精神残疾的发生。

虽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精神残疾的风险比较大,但也并不是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发生精神残疾。医生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如果伴有以下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精神残疾的风险就比较大:病情本身较重、同时伴有躯体疾病、社会关系差、家属关心少、收入较低、居住条件差等。
防止精神残疾的发生的策略分三个部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类似金字塔。

首先防残疾的基础就是确保正规、有效的药物治疗。之前已经提到,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才能稳定控制症状,如果药物治疗不规范会直接导致病情波动,从而无法有效防止精神残疾的发生。

其次,在药物治疗获得稳定疗效的基础上,还要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压力的疏解。患者在出院后,家属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庭护理的重担,家属不仅“劳力”,而且“劳心”,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及时的心理干预,就会影响到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从而增加精神残疾的发生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干预,不仅仅是针对患者,还应该包括患者家属。

最后,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之上,就应该为患者创造合适的行为技能训练环境,行为技能包括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等,行为能力的训练目的在于帮助患者逐渐融入社会,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交际。

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应该能够了解到:
1、精神康复包括治病、防复发和防残疾
2、“治病”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规范治疗
3、“防复发”包括:治疗前、中、后都应贯穿预防复发的理念
4、“防残疾”包括:药物治疗、家庭干预和行为技能训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