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防治的『6大雷区』不要踩!

2018年03月12日 92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高脂血症是指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高于正常水平的疾病。高脂血症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卒中等疾病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达标率和治疗率均低于欧美国家,原因在于大部分患者,甚至一些基层医生对防治高脂血症的错误认识。为了拨乱反正,让更多的人重视高脂血症的防治。特做一下总结:高血脂症防治的6大误区


误区1、血脂偏高,对健康影响不大

高脂血症可以诱发多种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及肾动脉硬化等。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越高,越容易诱发冠心病,血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可升高2%。

误区2、我很消瘦,不会得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不是“胖子”的专利,其实高脂血症的患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体型消瘦的人。血脂增高的原因在于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血脂高和人的胖瘦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于瘦人血液中“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普通人,其发生冠心病的几率更高。

误区3、高脂血症患者一定有症状

大多数高血脂症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异常体征,多见于体检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时被发现。另外,轻度高脂血症患者通常没有相关症状,但是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很有必要。

误区4、血脂不高,不用服降脂药物

多项研究发现,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作用外,还有其他非降脂作用,包括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凝作用及能够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防止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等。因此,存在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及一些血栓性疾病等患者,即使血脂不高,也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误区5:他汀有副作用,长期吃不好

他汀类降脂药物已成为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伴有冠心病患者的一线药物而广泛用于临床。由于他汀有胃肠不适、肝脏损害及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患者担心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临床实践发现,患者服用他汀药物总体上是非常安全的,大部分患者对他汀的耐受性比较好,仅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患者在应用他汀药物过程中,定期监测肝脏功能和肌肉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就可以避免预防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误区6、改变生活方式,血脂就能有效控制

生活方式改变,纠正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高脂血症的血脂水平,对人体胆固醇含量的高低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轻度高脂血症可以通过健康饮食和坚持运动的方法来改善血脂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于家族遗传性高脂血症和病情较为严重的高脂血症而言,必须通过降脂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仅仅通过科学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并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总之,高脂血症的治疗应根据是否患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我们要重视高脂血症的治疗,避免进入一些认识的误区。我们要普及高脂血症相关的健康教育,做好相关的宣教工作,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血脂异常,积极治疗,高脂血症的预后较为良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