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康复专题报告:6大黄金赛道,掘金康复产业千亿市场,这些商业模式值得借鉴

2019年08月22日 8340人阅读

前言


“不在创新中发展,就在创新中消亡”,这是产业发展亘古不变的规律。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涌现,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已经掀起一股创新热潮。远程医疗、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等新物种强势来袭,带来了对传统医疗的颠覆式创新。康复医疗作为医疗的重要分支,也需要通过创新来重塑价值,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国的康复医疗经历了起步期和推广期,现在已经进入规范期,构筑了覆盖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康复医疗中心或居家康复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而且,整个康复产业市场规模前景可期,2022年将突破1000亿人民币。资本市场也对康复产业倍加青睐,一批优质企业获得了可观的创投融资。


为了更好地剖析康复产业发展现状,探析未来发展机遇。蛋壳研究院通过大量的专家访谈和企业调研,结合康复产业投融资数据,在借鉴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对康复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康复机器人、远程康复、康复信息化、骨关节康复、康复护理和心肺康复6大黄金赛道,以期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洞悉:产业发展进入新时期,三级体系构筑康复服务


>>>>

康复医学以患者回归生活为目的


康复医学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或重大疾病患者。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治疗手段,帮助病残患者及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回归到生活和工作中。


康复医学按照疾病领域可以分为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儿童疾病康复、产后康复、听视力康复、精神康复、失能失智康复以及其他康复等。


图1 康复医学细分类别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临床医学以生存为主要目的,通过药物、医疗器械、手术等治疗手段,让患者能够生存下来。而康复医学则是以生活为目的,通过康复治疗手段让患者受损的功能能够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更好地回归社会。


因此,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是相辅相成的,临床医学在病患治疗期介入,康复医学在病患恢复期介入,它们最终都是消除病患,让患者逐步向常人过渡。


图2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

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已经进入规范期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现代康复医疗体系,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康复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了进步,根据康复市场规模、标准化程度、机构类型、资本类型、体系建设等指标,将康复医疗的发展分为起步期、推广期和规范期3个阶段,每个阶段康复医疗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图3 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发展历程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1)起步期(1980-1995)


康复医疗兴起于欧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康复医疗的建设,如1988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北京落成。在起步期,我国整个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主要由部分公立三甲医院承担康复医疗服务,康复费用则来自国家财政支持。由于还处于康复医疗建设探索期,我国没有形成康复医疗标准化服务体系。


(2)推广期(1996-2010)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尝试,积累了大量康复医疗建设的经验,康复医疗建设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结合预防、治疗和康复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为地方进行康复医疗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二十余省先后成立了康复服务机构。


在这一时期,康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康复医疗机构除了公立医院外,还出现了以北京英智康复医院、北京和谐康复医院等为代表的民营康复专科医院,初步形成了综合三级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的二级康复体系。由于康复标准化相关政策缺失,在康复服务和建设方面标准化程度偏低。


(3)规范期(2011-)


2011年,卫生部发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建设康复医学科,该项政策的发布为医院康复科的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方向。2012年,卫生部又发布了《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康复医院的建设也被纳入了规划化道路。


2017年,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对康复医疗中心也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设要求。因此,我国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已经进入了规范期。


>>>>

三级服务体系构筑康复医疗基础架构


早在2011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立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并在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14个省(直辖市)开展试点工作。要求每个试点省(直辖市)至少选择2个城市探索建立康复医疗体系,并在2年内完成试点工作。


图4 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我国康复医疗体系由三级医院康复科、二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康复中心(门诊)或居家康复组成。三级医院康复科主要承担急性期康复治疗,二级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则承担恢复期康复治疗,社区康复医疗中心(门诊)或居家康复主要承担维持期康复治疗。


各级康复机构之家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三级医院康复科完成患者急性期康复后,向下转诊,由二级医院康复科等机构完成恢复期、维持期康复治疗。如果恢复期或维持期康复出现恶化现象,可以及时向上转诊至三级医院康复科,进行救治。


通过构建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可以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分阶段的康复服务,确保患者获得最好的康复疗效。


图5 各级康复服务机构的主要区别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三级康复体系内,不同层级的康复机构具有的功能和特点不同。


三级医院康复科介入最早,对疾病、损伤患者进行早期专业性治疗,需要配备专科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组成的服务团队,在完成急性救治后就可以转诊到下一层级的康复机构,康复周期较短。


二级医院康复科等机构主要是对经过治疗且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恢复性康复服务,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恢复,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为其提供医疗服务。


社区康复医疗中心等机构主要对经过治疗的患者提供长期性的康复服务,患者一般无需住院,而是定期到康复机构接受治疗训练或者康复医师(治疗师)上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


在康复医疗体系的建设中,相关主管部门对综合医院康复科或不同类型的康复医疗机构等提出了相应建设标准。通过归类整理,主要涉及科室面积、科室设置、床位设置、人员配置以及设备配置5个方面。


表1 医院康复科和康复医疗机构建设标准


数据来源:《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等政府公开文件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


(1)在软、硬件设施配置上,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是最好的,科室建设面积大、科室设置齐全,床位数较多、人员配置合理、设备配置完善等。


(2)在人员配置方面,综合医院存在优势,每床配置的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的规格都比较高,这主要得益于综合医院具有丰富优质的医疗人才队伍,可以为康复科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从服务功能看,不管是综合医院康复科,还是康复专科医院,都涵盖了康复检测、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等环节,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体化康复服务。


但是,目前的建设标准还没有涉及到康复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康复设备的信息化、康复机构之间衔接机制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康复治疗效率和康复服务质量,后续主管部门会制定相关标准政策,持续完善康复医疗服务。


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已经进入规范期,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正规化、标准化的康复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康复服务内容也将更加多样化。那么,我国康复产业市场的规模如何,市场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我们将做进一步探究。


市场:未来前景可期,需求人群多元化


康复产业在起步期的市场需求不太明显,到了推广期,随着康复体系的逐步完善,带动了康复医疗消费,市场需求开始缓慢增长。在进入规范期以后,康复体系能够满足不同疾病类型的康复需求,且人们的康复意识逐渐增强,整个康复产业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康复产业市场不断增长,规模将超千亿


我国康复产业的发展较晚,正处于成长阶段,在康复机构数量、康复医师数量、人均康复费用等方面,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


表2 中美康复产业发展对比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


通过中美两国康复产业发展情况对比,康复机构美国是中国的10倍,康复医师数量是中国的3倍,人均康复费用中国为美国的1/17。特别是在康复医保方面,美国的医保支付是以美国康复医学统一数据系统(Uniform Data System for Medical Rehabilitation,UDSMR)为基础,以独立功能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为评估工具,以一系列功能相关分类法(FIM-FRGs)为依据的预付制,覆盖大部分康复项目。


而根据最新的康复医保政策《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23号)规定,我国目前只有20个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主要以骨关节康复、儿童疾病康复项目为主,覆盖范围有限。正是我国在康复医疗方面的不足,孕育了较大的发展机会。


图6 2014-2022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蛋壳研究院制图


根据市场调研,2018年我国人均康复费用在32元左右,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康复费用支出的增加,预计到2022年人均康复费用支出在74元左右,届时我国康复市场规模将达到1033亿元。


>>>>

术后患者成为康复医疗服务主体人群


图7 我国康复市场各类服务人群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蛋壳研究院制图


从2018年康复患者人群分布看,术后人群占比超过1/3,术后患者属于强需求康复群体,手术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康复能够对手术创伤进行恢复,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骨科手术、心肺科手术、神经科手术患者是术后康复群体的主要来源。


如经过骨盆固定术、膝关节置换术、四肢骨段重建术的患者,如果术后没有得到科学的康复治疗,就会出现骨盆错位、血栓栓塞、假体松动等后遗症。另外,经过心脏搭桥、心脏换瓣手术的患者也需要通过运动康复治疗等,来改善患者的精神和恢复器官的功能。


图8 康复市场服务人群未来的增长规模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蛋壳研究院制图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结构演变的主要趋势,2018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7.9%,预计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55亿。我们估算,约30%的老年人口需要康复医疗服务,则届时老年康复人群将新增2800万,超过7600万,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将成为康复服务重点人群。


另一部分增长较快的康复患者则来自慢病人群,在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中提到,2017年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94.24‰,脂肪肝为62.78‰、糖尿病为34.03‰。慢病群体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也将成为推动康复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

康复机构成为推动康复医疗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康复医疗供给市场主要位于康复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上游的康复器具、康复机器人、康复信息化、康复特色科室的建设与运营和康复人才培养。中游主要是指为下游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康复专科医院、康复医疗中心或门诊、远程康复以及康复护理机构。


图9 康复医疗服务市场全景图谱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针对康复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各类机构,我们梳理了它们各自为康复医疗解决的痛点:


(1)康复器具企业主要提供拐杖、轮椅、矫形器、固定器、夹板等康复辅助器具,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师可以借助器具,改善患者康复的效果。但传统的康复器具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较少,其智能化程度偏低。


(2)康复机器人企业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应用到康复设备,让康复设备变得人性化、智能化,实现人机交互、智能辅助训练、精准力控等目标。康复机器人种类繁多,包括骨骼机器人、TMS导航机器人、跑台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但目前康复机器人主要集中于骨关节康复、听视力康复、言语康复等少数领域,未来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将应用领域拓展到心肺康复、神经康复等。


(3)康复信息化企业提供覆盖康复评定、病历管理、康复文书、康复方案、人员排班、数据采集与管理、康复随访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解决康复数据不规范、评估量表主观性强、康复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等痛点,通过康复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康复治疗的标准化。但是,康复信息化系统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与医院HIS、LIS、PACS等其他系统的连接问题。


(4)康复科室的建设与运营主要是为缺乏康复学科建设能力和管理运营经验的医疗机构或企业提供服务。康复科室的建设要考虑医院本身临床科室、医师结构、地区疾病谱特征,要迎合民众需求。差异化康复服务是形成科室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5)康复人才培养主要是解决我国康复医务人员的不足。人员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康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我国是康复服务需求大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为康复医疗机构提供人才支撑。


(6)在三级康复服务体系中,综合医院主要解决疾病、损伤患者早期专业性治疗难题,让患者尽早脱离危险期;康复专科医院是对经过治疗且病情稳定的患者提供恢复性的住院康复服务;康复医疗中心或门诊等机构主要对经过治疗的患者提供长期性的非住院康复服务。康复医疗服务机构需要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实现无缝衔接的一体化康复服务。


(7)远程康复借助互联网技术将部分康复医疗服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医生可以在线为患者提供康复咨询、康复训练指导、病历管理、康复随访等服务,让康复变得便捷化。


(8)康复护理主要为功能障碍者、老年人、慢性病人群提供专业的居家及医院护理服务,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或协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康复治疗。未来的康复护理将向定制化、精品化、智能化发展。


表3 各类型机构解决康复治疗的主要痛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2022年,我国康复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而康复市场又细分为多个服务领域。那么,面对如此大的蛋糕,哪些领域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我们将通过“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来寻找康复黄金赛道。


赛道: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评价,寻找康复黄金赛道


>>>>

资本沿着“点——线——面”投资康复产业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助力,通过对康复产业投资事件的整理分析,发现资本投资康复产业遵循“点——线——面”的投资路径。


图10 我国康复产业资本投资路径图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1)“点”式投资


主要是指康复产业投资1.0和2.0阶段,康复产业投资1.0阶段,主要是迎合公立医院转型机遇。当时相关政策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建立康复医学科且正逢公立医院改制热潮,出现了一批较好的转型做康复的二级医院投资标的,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托管公立医院康复医学科室或直接参与二级医院转型投资。


资本在1.0阶段积累了康复医院管理运营经验,需要进一步扩大标的体量,进入2.0阶段。开始筛选康复产业细分领域,需求人群基数大、群体比较容易识别、付费意愿较强、单价比较高、盈利能力强等特征成为判断的主要依据,骨关节康复、儿童疾病康复、心肺康复等康复专科医院或社区康复中心成为主要标的,进行标准化和连锁化布局。


(2)“线”式投资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科技在康复医疗的应用,康复产业迎来投资3.0阶段,康复医疗进行智能化、信息化创新。资本在看重解决康复医疗某个环节问题企业的同时,更加看重能够提供康复设备、康复人才、康复管理运营、康复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资本希望通过整合康复服务方,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3)“面”式投资


康复产业的投资未来将朝着打造康复大生态方向发展,资本的投资重点将是平台型企业。不仅为C端患者提供一站式、全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而且还要赋能B端企业,聚合技术、资本、人才、管理要素,服务于康复产业链上的医疗、医药、医保企业,为它们的未来发展打造“第二”增长引擎。


比如长和医疗,作为康复领域代表企业,致力于投资、管理和运营康复医疗机构,引入国际先进的康复医疗技术、服务和管理模式,整合产业资源,推动中国康复医疗的发展。


在2015~2017年,通过投资建设长和大蕴儿童康复门诊和昆明长和天城康复医院,初步切入康复医疗市场。


在2018~2020年,长和医疗将依靠自身在康复领域的投资和管理运营经验,围绕公司核心优势,不断优化技术和服务模式,专注产品服务特色打造,将在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城市进行康复连锁化投资布局。


在2021~2023年,长和医疗将在做好公司核心业务的同时,向外输出康复管理运营能力,进行康复服务产业链资源整合,将康复器械、康复人才教育培训、康复医疗托管运营等核心资源进行纵向整合,发挥资源聚集效益。


图11 长和医疗康复产业投资布局情况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

“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阐释


为了进一步反映康复产业目前的资本投融资现状,蛋壳研究院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和对同类研究的参考,提出了“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通过融资轮次和融资额两个维度,对行业的发展潜力做出综合性评价。


企业融资轮次与行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行业起步期,企业融资轮次多以天使轮、PreA轮为主,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融资轮次会逐步后移。当大部分企业融资进入D轮以后时,则标志所在行业开始步入成熟阶段。融资轮次主要分为A轮及以前、B轮~D轮、D轮以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起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融资额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企业所在行业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事件融资额越高,说明企业对资本的吸引力越强,企业的资本吸引力可以推动行业的资本吸引力,吸引更多机构参与所在行业的投资。融资额主要分为500万元以下、500万元(含500万元)~1000万元以下、1000万元及以上3个档次。


图12 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


图片来源:蛋壳研究院制图


我们结合融资轮次和融资额分布的阶段或档次不同,将行业的发展潜力也划分为5个层次,发展潜力大、发展潜力较大、发展潜力一般(含需要新业务维持进一步发展)、发展潜力小、面临退出或转型困境。


(1)发展潜力大


如果一个行业大多数企业的融资都在A轮及以前且融资额都在1000万元及以上,说明该行业在起步期就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投资机构愿意大笔投资押注行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本看好该行业的未来前景,后续还会进一步加大投资,行业发展潜力大。


(2)发展潜力较大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行业处在起步期,融资额较高,对投资机构的吸引力较强。另一种是行业已经进入成长期,投资额高但投资机构的选择会更加严格,获得高投资额的企业数量有限。


(3)发展潜力一般


行业处于起步期但融资额较低,对投资机构缺少吸引力,或者行业已经迈入成长期但资本的投资额仍然保持较低水平,资本的认可度不高。还有就是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了,投资机构愿意投入资金,但是要以企业的持续增长为前提,即需要企业不断开拓新业务来维持已有的发展速度,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


(4)发展潜力较小


行业处于成长期,但对资本的吸引力较弱,投资机构认为行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敢进行大笔投资。即使行业处在成熟阶段后,对资本的吸引力仍然一般,行业较难获得大量资本来维持发展。


(5)面临退出或转型


行业处在成熟期,但资本对行业的发展偏于冷谈,不看好行业的发展。企业面临退出或转型的双重困境,如果转型成功,企业将获得二次重生的机会。


>>>>

康复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解析


根据康复医疗产业服务图谱,对中游的康复医疗服务按疾病类型做了进一步细分,细分出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儿童疾病康复、精神康复、听视力康复、产后康复、康复护理(失能失智康复)7个领域,再加上近年出现的康复机器人、康复信息化、远程康复3个领域。


蛋壳研究院对上述10个细分领域53家康复企业投融资数据进行了整理(详见附录)。根据各企业的融资情况,制作了产业投融资热点分布图。从投融资热点整体分布看,主要集中在A轮及以前且融资额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区域,这说明整个康复产业发展潜力大,资本市场的关注度高,投资机构看好产业的发展前景,有大批企业在起步期就获得了大额融资。


图13 康复产业投融资热点分布图


数据来源:动脉网数据库,蛋壳研究院制图


进一步分析康复产业细分领域的投融资热点分布情况,我们发现,康复机器人领域融资额都在1000万元及以上,其中超过60%的事件都发生在A轮以前。同样,远程康复领域超过60%的事件融资也在1000万元及以上且融资发生在A轮及以前。根据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康复机器人和远程康复属于发展潜力大的行业。


康复信息化领域的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A轮及以前,融资额主要在500~1000万元之间,对资本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而骨关节康复领域和康复护理领域融资事件的融资额集中在1000万元及以上,但其中一半都在A轮以后,行业已经进入成长阶段。另外,心肺康复领域融资事件都发生在A轮及以前,但事件融资额大部分在1000万元以下,说明该行业处于起步期,只有部分项目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


同样,根据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上述四个细分领域都属于发展潜力较大行业。


因此,结合康复产业细分领域的投融资热点分布情况与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我们认为康复机器人、远程康复、康复信息化、骨关节康复、康复护理和心肺康复六大领域将成为康复未来黄金赛道。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分析黄金赛道的代表企业,通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窥探行业的发展情况。


以上为报告部分内容,报告还对黄金赛道代表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度解析,以供行业人士参考借鉴。以下为整个报告的结构:


一 洞悉:产业发展进入新时期,三级体系构筑康复服务

1.1康复医学以患者回归生活为目的

1.2我国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已经进入规范期

1.3三级服务体系构筑康复医疗基础架构

二 市场:未来前景可期,需求人群多元化

2.1康复产业市场不断增长,规模将超千亿

2.2术后患者成为康复医疗服务主体人群

2.3康复机构成为推动康复医疗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 赛道: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评价,寻找康复黄金赛道

3.1 资本沿着“点——线——面”投资康复产业

3.2“行业发展潜力评价九宫格模型”阐释

3.3康复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潜力解析

四 案例:典型企业深入剖析,打造康复服务范本

4.1迈步机器人:四大技术支撑康复设备智能化

4.2遇健未来:家庭智能康复平台赋能远程康复

4.3华唯科技:四大解决方案全面助力康复信息化建设

4.4源自在康复:专科专病,深耕骨关节康复市场

4.5聚陆医疗:专注大康复、小综合、心肺糖康复诊疗体系化建设

4.6瑞华心康:三大体系+五大处方构筑心脏康复特色服务

五 趋势:未来发展研判,把脉产业增长点

5.1康复互联网医院成为康复医疗产业新业态

5.2技术、人才、服务构建未来康复“黄金三角体”

5.3专科康复将成为主流的康复服务模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