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局部用药该如何抉择?

2018年01月28日 882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临床上,感冒会引起鼻塞流涕,鼻窦炎会引起鼻塞流涕,过敏性鼻炎会引起鼻塞流涕,鼻局部用药可用于明显缓解鼻塞、流涕症状,甚至是治疗的最佳用药。

临床上,大家都很熟悉鼻局部用药,但未必知道鼻局部用药的原则以及特点,鼻局部用药以液体为主,用药的剂型有滴鼻剂、鼻喷雾剂、鼻科专用中成药等。

在药物的选择上很有讲究,选择不好,达不到目的,反而适得其反,难么面对种类多样的鼻局部用药,我们该如何更好更优更佳的抉择呢?

一、抗组胺喷鼻剂:

近年来才发展起来,如盐酸氮䓬斯汀喷雾剂(爱赛平)。主要用于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具有H1受体拮抗剂特点。

注意事项:5岁以及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二、减充血剂:

大多数是血管收缩剂,用于短时间快速缓解鼻塞症状。引起鼻黏膜肿胀的容量血管有两种:肾上腺能受体α1和α2,前者对儿茶酚胺类敏感,如l%麻黄碱;后者对异吡唑啉的衍生物敏感,如羟甲唑啉。

用于减少鼻黏膜中的血液、缓解鼻塞,并促进鼻窦的引流,但作用的时间较短,这类药还可以使心血管和中枢出现反包括血压升高、心绞痛发作等。

注意事项:

(1)心血管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充血性青光眼者慎用。此外,也不并是造合所有的鼻炎,如干燥性鼻炎或萎缩性鼻炎就不能用,否则会加重病性。

(2)收缩血管的药物都有继发性血管扩张的作用,即滴鼻后鼻通气了,但过几小时后,又塞了,而且塞得更严重,如果长期反复使用,则成了恶性循坏,最后导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失调、嗅神经未梢变性,药水滴得越来越勤、鼻塞却越来越严重,嗅觉也越来越差,这就是“药物性鼻炎”。

(3)减充血剂用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不宜长期使用,时间应限定在7天内,可在休息三至七天后再用。

(4)儿童用药时浓度减半,如成人1%麻黄碱滴鼻剂,儿童浓度则是0.5%,孕妇和2岁以来的儿童禁用。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

鼻内应用是治疗变应性鼻炎、鼻息肉的首选药物。代表药物有:内舒拿、雷诺考特等喷鼻剂。

优点:按照推荐的剂量入鼻后,在鼻内起作用,起效快。全身生物利用度低、全身不良反应少、无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如果长期超量多部位使用这类药,可以抑制出现疲乏、畏食、恶心、腹泻、关节肌肉酸痛等。也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能引发骨质疏松、骨折。鼻局部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引起鼻出血、鼻粘膜萎缩。要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根据病情变化,即使调整剂量、用法和疗程。

鼻咽有真菌感染时,禁用!呼吸道结核慎用!

四、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它们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色甘酸钠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颗粒的释放,但只适用于轻度的患者。使用抗胆碱药可以减少鼻涕。

注意事项:这类药对鼻痒、喷嚏无效。年龄低限可到5岁。患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幽冂梗阻、阿托品过敏者,禁用。

五、黏膜刺激药:

如复方碘薄荷滴鼻剂等,可以润滑鼻黏膜,刺激血管扩张,腺体分泌,用于治疗干燥性鼻炎。

注意事项:但长期使用可以引起嗅觉减退、类脂性肺炎,连续应用不要超过l个月。

鼻腔局部用药的原则:不能损害鼻粘膜的生理功能、入鼻后对鼻粘膜无刺激性、吸收后无全身不良反应、有较好的疗效等。

用药时注意!

①滴鼻时使用正确的体位和方法;


②不要长期使用鼻碱充血剂,防止出现药物性鼻炎;


③必须长期用药时,可以多品种、多剂型交替使用;


④鼻内不要滴用抗生素配制的溶液,以免发生鼻内真菌感染;


⑤鼻外伤后引起的鼻出血,自己不要随便滴鼻药水止血,否则容易引起颅内感染。

因此,鼻部用药多种多样,我们如何趋利避害,选择对患者最佳用药,同时避免因医疗错误造成“药物性鼻炎”的悲剧发生,我们必须更好掌握鼻用药原则和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