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和肾病引起高血压有什么区别?

2017年12月21日 2946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经常有患者问“大夫,听说高血压可以引起肾脏病,肾脏病也可以出现高血压,那我的高血压是因为肾脏病引起的还是肾脏病是高血压引起的呢”?


的确,高血压与肾脏病常常同时存在,由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称为高血压肾损害或高血压肾病,由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如果病史清楚,孰先孰后,表现又比较典型,两者似乎不难区分。但临床上常常情况复杂,需要仔细鉴别。


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常常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先有高血压,以后才有肾损害,如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等等。长期慢性的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往往是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由于肾小管间质缺血造成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患者常常出现夜尿量增多,尿检可见肾小管性尿蛋白增多,一般24小时尿蛋白不超过2g,也不出现明显的血尿,除非出现恶性高血压。


随着病程延长,病情缓慢进展,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尿蛋白增多不明显。此外,出现高血压肾损害的同时往往还有高血压引起心、脑、外周血管或眼底损害的表现。


肾性高血压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包括肾小球疾病(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衰竭等引起的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是由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典型的肾性高血压是肾脏损害在先,出现高血压在后或二者同时出现。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患者通常年龄较轻,常常没有高血压家族史,肾小球疾病引起高血压的患者尿蛋白量往往较大,血尿可以比较突出。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能发现肾血管的异常。


有些患者可能是高血压和肾损害同时发现,平时又没有测量过血压,以前也没有做过肾脏病相关的检查,这时候鉴别起来就比较困难,有时甚至需要肾活检协助诊断。



当然,不管是哪种情况,总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都是根据患者血压、尿蛋白、肾功能的情况、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及其他合并症来选择药物,争取把血压控制在我们希望的范围内。但这两种情况的具体治疗也可能有所差别。


某些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在我们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后,如果患者疾病明显减轻甚至完全缓解,有些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都降到了正常水平,停用药物后如果仍然能维持正常,这时患者就不再需要服用降压药了。如果发现严重的肾动脉狭窄且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欠佳,必要时可以进行介入治疗,治疗后很多患者的降压药可以减量,甚至部分患者可能停用降压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