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小儿脑性瘫痪

2015年01月16日 68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它是一种出生前到出生后婴儿期(1岁之内)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及视、听觉、语言、行为等障碍。

       脑瘫的发病病因

       本病的发病病因比较复杂,80%的脑瘫患儿可以追溯出病因,15---20%的病例病因不清楚.主要的发病因:与遗传、母亲妊娠情况、出生时、出生后有关。最多见的病因有---早产、低体重、巨大儿、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持续性黄疸、脐带绕颈、胎盘异常、羊水异常,双胎、多胎、低血糖、宫内感染、宫内乏氧、母亲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父母吸烟、 酗酒、各种有毒物质等。

       脑瘫的早期发现

       如果您的孩子存在以上的致病因素,同时发现孩子的运动发育较同龄孩子要慢、晚,以及存在下面列出的常见的脑损伤早期症状:

       1、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2、不会笑:如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

       3、手握拳:如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

       4、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5、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

       6、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

       7、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

       8、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

       9、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

       10、不使用下肢: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

       11、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12、手笨:7-10个月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不灵活,不协调;

       13、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

       14、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

       15、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不会与人再见;

       16、使用脚尖站立: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

       17、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18、流口水及"吃手":12个月以后仍流口水及"吃手";

       19、任何月龄看到孩子的四肢运动不协调、不对称,一侧肢体较另一侧肢体短小;

       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到医院做全面检查,另外,早期还可以通过超声检查、CT和MRI检查等来协助诊断。

       脑瘫的早期治疗

       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脑的可塑造性强,代偿能力强,如果早期给予适当的刺激,将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如果能抓住孩子2-3岁以前也就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给以合理的系统康复治疗,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脑潜力,促进代偿性恢复,病症较轻的脑瘫患儿甚至可以基本恢复到正常儿的状况。

       系统的康复治疗是治疗脑瘫的关键

       国外治疗脑瘫早于上个世纪,我国是从80年代末期开始对年对脑瘫进行研究治疗,二十年来,经脑瘫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脑瘫诊断、治疗水平赶上并超过了国外的技术水平。早已改写了"脑瘫是不治之症"的历史。目前正规医院都能够对脑瘫儿童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疗法(ST)、小儿按摩、针灸、物理疗法、矫形器制作、家庭康复教育及训练等措施。系统的康复治疗是治疗脑瘫的关键,此外,外科手术(解除痉挛的手术SPR等)、药物(促进神经生长和脑修复的药物)及其他方式(高压氧等)是对脑瘫治疗的有益补充。

       因为脑组织受到了损伤,在发育过程中,其脑功能是不可逆的,所以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是贯穿终身的。不论采取哪一种手段进行治疗都是综合康复的一个侧面。因此家长应有长期康复的概念。每个脑瘫患者不可能永远在医院进行康复,而家长的积极参与也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家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长期康复方案。脑瘫目前虽然不能治愈,但可明确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脑瘫患者更好融入社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