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胸痛 6 年,竟是副神经节瘤惹的祸?
2020年05月18日 87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这里介绍一例仅表现为胸痛的心脏副神经节瘤病例,和大家一起认识这种罕见疾病。
心脏副神经节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在全部心脏肿瘤中所占比例<2%。心脏占位病变合并高血压、心动过速、出汗、心绞痛、心肌肥厚、心脏扩大者,要考虑到该疾病。这里介绍一例仅表现为胸痛的心脏副神经节瘤病例,和大家一起认识这种罕见疾病。
No.1
病例简介
患者,男,46岁,因“反复胸痛6年,加重3个月”入院。胸痛与活动无关,持续2~3小时可自行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双下肢水肿。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无烟酒嗜好。2003年、2018年分别进行过右、左颈动脉瘤手术。
No.2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显示,血压134/76mmHg,双侧颈部可见手术疤痕。心界不大,心率106bpm,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不肿。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D-二聚体、心脏肌钙蛋白I(cTnI)、NT-proBNP均正常。心电图示心率稍快,ST段非特异性改变。胸片示主动脉凸出,无其他明显异常。
图1.入院心电图。
图2.胸片。
外院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占位病变。胸部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右心房与右心室交界处囊性灶,考虑室壁瘤或巨大右心耳可能;房间隔和室间隔交界处瘤样膨大,考虑室间隔膜部瘤或房间隔瘤。
图3.外院胸部MRI影像。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右心房部位囊性占位病变。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右房室交界处有实质性占位病变,似乎与右冠状动脉关系密切。
图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影像。
No.3
诊断经过
应考虑何种诊断?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瘘肿瘤、血栓还是其他?
考虑心房占位病变与右冠状动脉关系密切,遂行冠脉CTA检查。结果发现,右心房室之间可见梭形强化区,包绕右冠状动脉,似有开口与右心房相通,提示右冠-右心房瘘可能,建议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冠脉造影未见血管狭窄,右冠状动脉发出丰富分支,供应右房室沟肿物。
为判断心脏占位病变的性质,进行PET/CT检查,右房室沟处可见糖代谢异常增高的结节,考虑为右房室沟恶性肿瘤可能。
进行外科手术前,邀请放射科对外院MRI进行读片,认为副神经节瘤可能性大,建议查血尿儿茶酚胺代谢物水平。检查显示,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高达950.5pg/ml。
No.4
治疗
经手术切除心脏占位肿块,包膜完整无粘连。术中切片考虑间叶源性恶性肿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副神经节瘤。
考虑到患者有双侧颈动脉瘤病史,与此次心脏副神经节瘤是否有关联?联系患者查找外院颈动脉瘤病理诊断,显示“左颈部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患者是多发性副神经节瘤还是恶性转移?邀病理科会诊,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嗜铬素A(CgA)阳性,Syn阳性,S-100阳性,Ki67<5%,考虑患者为多发良性肿瘤。
No.5
病例探讨
副神经节瘤起源于神经嵴细胞,能合成、储存和分泌儿茶酚胺,能产生多种肽类、神经激素和嗜铬颗粒蛋白,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1~2/10万,无性别差异。其发生在肾上腺内,称为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占85%~90%;其发生在肾上腺外,如颈部、胸腔、腹腔等,则称副神经节瘤或异位嗜铬细胞瘤。
多数副神经节瘤为良性,仅10%左右为恶性。神经分泌产物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少数患者有家族史。治疗方面,首选手术切除。
心脏副神经节瘤非常罕见,占心脏肿瘤2%以下,多位于心房、房室沟、主动脉根部。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发生囊变时中央可见低回声区。部分瘤周可见粗大扭曲的供血动脉。
副神经节瘤有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之分,前者多表现为头痛、多汗、心悸、心律失常、心绞痛、左心肥厚、心肌病等症状,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QT延长;后者可能会由于肿瘤增大而引起临近器官的压迫症状,如上腔静脉综合征、气管狭窄等,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