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名医朱丹溪治脱发

2018年07月11日 75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女子,十七八岁,头发尽脱,饮食起居如常,脉微弦而涩,轻重皆同。此厚味生热,痰湿在膈间,复因多食酸梅,以致湿热之痰,随上升之气至于头部,熏蒸发根之血,渐成枯槁,遂一时脱落,宜补血升散之药,用防风通圣散,去芒硝,方中大黄三度酒炒,兼以四物汤(酒制),合作水剂,煎汤频与之,两月余,诊其脉,湿热渐解,乃停药,淡味调养,二年发长如初。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李晓强

———《古今医案按》

若想深入理解医案的治法思想,必须对其所列疾病、证治、方药、预后判断及调养都有通透的认识。但古代医案却往往论述精当简洁,省略较多。

古人对脱发类疾病的分类不是很明确,古代医典中虽有“油风”、“发蛀脱发”、“发落”、“ 发坠”等诸多概念,但通过翻阅古人医案,我们仍难以看到明确地命名。同时,由于古人重证轻病,故而,如本医案所论,只说明了脱发,而为明确说明是何种脱发。因此,在阅读古人医案时,首要工作就是要补充信息,完善病历资料。

“一女子,十七八岁,头发尽脱,饮食起居如常”朱氏对患者的病情描述只此一句,加之后面一句“一时脱落”,我们通过分析,也可以得出这位女子所患之病应该为“斑秃(全秃)”,因为只有斑秃和休止期脱发可能出现头发猝然尽脱,而休止期脱发多有明显诱因,而本患者“十七八岁”、“ 饮食起居如常”,可知休止期脱发可能性不大。

既然患者所患为斑秃,那一般而言,斑秃多为血虚风燥、气滞血瘀、气血两虚、肝肾不足所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肾气衰,发坠齿槁”;《诸病源候论·毛发病诸侯》:“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医林改错》:“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心血不能生,故发脱落”。如此论述,于古代医典中,比比皆是。而朱氏言:“此厚味生热,痰湿在膈间,复因多食酸梅,以致湿热之痰,随上升之气至于头部,熏蒸发根之血,渐成枯槁,遂一时脱落”,可知,本患者所患之证不在诸贤所论之中。从病机而言,本病患者当有舌红,苔滑腻而黄,脘腹微满,食欲可,或不佳,头皮泛油,加之“脉微弦而涩”。如此,患者的基本信息可谓补充完整。

既为湿热所致,当清热除湿为基本治则。此类方有“萆薢渗湿汤”、“除湿胃苓汤”、“三仁汤”等。而朱氏却用防风通圣散,何也?盖因本病人,素体中焦有湿热蕴结,又多食酸收之物,故而湿热愈结愈紧。人体气机,上升下达,上升之气携湿热达于巅顶。所以,湿热之邪并非单单在里,而是已然困厄于表,如此,表里皆有湿热,一味清里热,燥内湿,不能尽然除邪。《宣明论》防风通圣散,药用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全方宣通气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去芒硝,酒炒大黄,皆是以防泻下太过,而助药气升腾,上清表之湿热。按常理,有湿热本当先清湿热,后补益。但朱氏却“兼以四物汤(酒制)”,着实令人费解!四物汤乃补血第一方,因为补益之剂,故而较滋腻,用之不慎,恐滋腻留邪,有助热留邪之虞。而朱氏着意加以四物补血,必有深意。细细思量,余慎测之:“女子,十七八岁”、“脉微弦而涩”可知此女子肝血不足,郁而有瘀,故在深知补益不易的情况下,仍用补益。但可知朱氏用四物,必然,熟地、当归量小,而赤芍、川芎量稍大,加之以酒制,滋腻之性之力大大减弱,以图缓功。

最后,湿热大减之后,清淡饮食,以防厚腻之物再生湿热。湿热之邪依然渐减,虽未再用补血之剂,后头发仍尽数长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