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头晕头痛头昏沉——警惕慢性脑供血不足

2017年11月14日 2626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有研究表明,8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慢性脑供血不足往往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头晕、头重为主诉,可伴有视力模糊、四肢无力、健忘、日间思睡、夜间失眠等临床表现,但客观体征较少,头颅 CT 或 MRI 检查也很少发现异常。


慢性脑供血不足由于临床表现轻微,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常常不被重视。但是很少有患者了解慢性脑供血不足却是缺血性卒中(急性脑梗塞)、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不及时、早期发现并治疗,最终会发展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病因,首要的是血管因素。血管因素主要包括脑灌注动脉粥样硬化(包括不同程度的斑块形成和狭窄)、弥漫性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玻璃样变。大脑的主要供血动脉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任何原因引起大脑供血动脉血管的管径变小或者血管内皮损伤,都会减少大脑的正常供血,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脑灌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等是其传统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能血症、代谢综合征是近年提出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次是血流动力学因素,如血压过高或过低。第三是血液成分的改变。医学研究证实血粘度增高是大脑供血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血症、血小板增多症、高血压糖尿病,尼古丁、酒精刺激等都可以使血液粘度增高。


关于慢性脑供血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以改善脑循环、去除危险因素为主,尚缺乏有明确疗效的治疗药物;中医药的整体观念以及多靶点作用,在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一面。慢性脑供血不足在中老年人中是一类发病率高、知晓率低,但后果严重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因此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有研究表明,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期给予一定的治疗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严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经常、反复发作头晕、头痛、头昏沉,并伴有健忘、失眠、日间思睡、乏力、肢体麻木的中老年人,请警惕慢性脑供血不足,并且发现后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关治疗,以防止或延缓发生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尤其是伴有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更应重视。


为了方便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在症状上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我为大家编制了一首歌诀,患者或家属可根据其进行简单评判后再到医院就诊:


头晕头痛头昏沉,失眠健忘没精神;

年过半百无脑梗,早到神内去就诊。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