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科普-什么是造口旁疝?

2022年10月03日 8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什么是造口旁疝?


造口旁疝(Parastomal herni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腹壁切口疝(Incisional hernia),仅发生于腹壁存在肠造口或泌尿性造口的病人。它也是肠道和膀胱术后留置造口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总体发病率高达30~50%。

    造口旁疝的形成原因系造口位置的筋膜(腹壁肌鞘膜)未能闭合而导致腹腔内脏器经由此缺损突向腹壁,表现为造口周围皮肤的隆起或肉眼可眼的包块,多伴有不适感(腹胀痛、牵拉痛、排便困难等)。严重者疝入的肠管卡压、缺血、甚至坏死,可进展为危及生命的急症。

    一般来说,造口旁疝形成初期的临床表现与切口疝相似,多为可复性的腹壁包块或隆起,站立或腹部用力时明显,平躺时慢慢缩小或完全消失。随着病情进展,造口旁疝的大小会增大,同时合并各种不适感、疝气相邻的造口功能也会出现障碍(造口梗阻、造口脱垂等)。


2、为什么会出现造口旁疝?

客观地说,除临时性肠造口以外,绝大多数(腹壁)造口都会发生造口旁疝,这是由造口本身的手术创伤决定的。因为造口导致的筋膜缺损虽然给通向腹壁的肠管足够的空间(直径约3.0cm),但同时预留了间隙以防造口肠管卡压。这些间隙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大,特别是当病人合并腹高压状态时(如存在慢性咳嗽、排尿困难、腹水或妊娠时),最终导致了造口后期疝环口的形成,腹腔内肠管从此薄弱处突向腹壁形成疝。

    造口旁疝的风险因素包括:女性、肥胖(BMI>30)、高龄(>60岁)、严重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COPD、腹水等)、切口感染等。现有文献报道揭示了造口旁疝的发生率可达50%,然而如果随访的时间足够走,这个数值可能还会更高。

   那么, 有没有办法可以降低造口旁疝的发生率呢?

   袁医生根据多年诊治造口旁疝的经验,总结了医患双方行之有效的措施:

    1)术者手术注意事项:

  ◆尽量选择经腹直肌的造口;

  ◆造口(筋膜)孔径不易过大,一定不超过3cm;

  ◆使用单股不可吸收线缝合造口腱膜前后鞘;

  ◆避免造口污染切口(尤其是皮下筋膜);

  ◆使用防渗漏的造口袋。

    2)患者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大、小便顺畅,避免腹胀,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

  ◆避免腹内压增高情况,比如剧烈频繁的咳嗽、打喷嚏、控制腹水;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

  ◆合理佩戴造口腹带(至少6个月);

  ◆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腹部肌肉的弹性;

  ◆保持合适体重,防止肥胖。

    

3、造口旁疝的治疗

如前所述,造口旁疝是一种特殊的切口疝,其治疗原则和切口疝相同。配戴腹带和药物治疗只能维持或控制疝的进展,改善疝附带的不适症状,但绝对不可能治好此病。手术治疗仍是治愈此病的唯一手术。手术的目的是修补造口相关的腹壁缺口,重建腹壁屏障和肠造口的功能。

    过去,造口旁疝的外科治疗主要以开放手术为主,包括原位修补、补片修补以及造口移位+缺损修补。三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均不太令人满意,主要是手术损伤过大、术中切口污染的风险高,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疝再发的风险居高不下。

    近10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补片材料学的进展,腹腔镜辅助的造口旁补片修补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微创和主流的造口旁疝修补术式。该术式使用了防粘连复合补片充分封堵了造口邻近的腹壁,可明显降低术后造口旁疝的复发率,手术只需要2~3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就可以完成,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国外一些疝专科诊所已将其开展为日间手术。

      目前,造口旁疝推荐使用的腹腔镜修补术式包括:

  • Keyhole - 需要使用特制的桶型补片(少有单位开展)

  • Sugarbaker - 使用防粘连补片覆盖造口肠段 (✔常用)

  • Sandwich - 双补片叠加关闭造口缺损(少使用)

  • RE-DO - 原位重做造口+补片修补(Sugarbaker法,少使用)



                   • • • • •

    袁医生所在单位(中山一院胃肠三科)已常规开展造口旁疝的全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安全、有效,手术病人多在术后2~3天出院,后期随访复发率极低。欢迎有手术治疗需要的病友找我咨询(线上平台或线下门诊▼),早日助您摆脱疝病带来的生活烦恼。

  • 周四上午 8:00~12:00 中山一院 1号楼5楼 外科教授门诊(10:00后可加号)

袁玉杰医生,写于@珠江新城X公子

2022年10月3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