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三大致盲性眼病
2019年05月29日 921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
数据显示,每5个盲人当中,有4人的视力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全球2.8亿视力受损患者中,80%的因素是可以预防的。
1.白内障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病,是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引起白内障的原因有很多,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手术、肿瘤、药物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白内障。
根据白内障的病因和形态学的特征白内障可分为:
先天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药物性白内障。
⑴先天性白内障:主要为遗传和母体妊娠期因素,常见患者为妊娠期母体营养或代谢障碍,病毒性感染、药物中毒等。例如,母体在2个月内感染风疹者,子女中白内障的发病率可达10%,3个月感染者可达50%。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特别是在前3个月内胚眼形成阶段,应避免发生感冒、发热、风疹、荨麻疹等病,不要随便用药,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地预防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先有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要根据病情及时手术治疗治疗。
⑵老年性白内障:据统计50-60岁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可达80%。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多由生理性老化、晶状体营养和代谢障碍,遗传因素及生活环境自然条件的影响所致。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内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等多种物质,能有效的清除活性氧化自由基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肝脏代谢功能减退,肾脏排泄功能紊乱,全身及眼底动脉硬化,致使血液中有害物质增加,谷胱甘肽、维生素类及无机盐类比例失调,导致晶状体代谢障碍,一些有毒物质渗出入晶状体,使晶状体逐渐混浊呈灰白色。此外还与紫外线照射;眼局部和全身营养代谢紊乱:如老年人患糖尿病、高血压病、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有些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免疫遗传有关。在夏天阳光下作业,要戴遮阳帽和遮阳镜;多吃蔬菜水果及高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有全身性疾病要及时治疗。
⑶并发性白内障,由全身病或眼病并发而来。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全身病,最易引起并发白内障,临床常见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晶状体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或其它病理反应,其代谢产物可影响正常的晶状体的代谢,使晶状体囊膜下发生混浊。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原发病,常见的有角膜炎、色素膜炎、青光眼、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等。所以预防并发性白内障,主要是在于预防全身病及与白内障有关的眼病,患病后应及早明确诊断,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⑷外伤性白内障,多由眼部受到外伤所致。如眼球穿透伤,使晶状体囊膜破裂,房水渗入晶状体,使其皮质蛋白质发生混浊。眼部钝挫伤,通过房水的传导,外力作用于晶状体,引起囊膜破裂变性,或晶状体纤维的裂断引起混浊。电击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某些中毒性白内障也可列为外伤性白内障的内容。预防的方法,要从儿童做起,应教育儿童不要持锐器打闹,不玩易使眼睛致伤的玩具,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避免眼睛发生外伤。一旦发生眼外伤,应及时带到医院就诊。
白内障引起视力下降其至致盲,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根据白内障的病因、性质、程度、年齡而定。
2.青光眼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公布指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全球约7000万青光眼患者,估计到2020年青光眼患者将达到8000万人。因患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数约50%。青光眼尽管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老年人更常见,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0.68%,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光眼发病率越来越高,65岁后可达4%~7%。欧美国家中开角型青光眼为主要类型,占青光眼患者的74%。我国的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为0.52%,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则更高,为2.07%。青光眼的致盲率为9.04%~10%。我国及东南亚地区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为闭角型,占青光眼患者的87%。目前全球的双眼盲人有840万人,到2020年将上升至1120万人,其中因闭角型青光眼致双眼盲将接近50%。我国人口居全球首位,现已面临人口老年化问题,本世纪我国的青光眼患者数将大幅度增加。
青光眼如何分类:青光眼有许多种分类方法,根据病因学、解剖学和发病机制等可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
青光眼,也常被称为“沉默的光明杀手”,主要原因是当人们发现患上青光眼时,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已经对视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伤。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
⑴若日常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泻、伴眼痛者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以防患青光眼。
⑵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暗室用眼过久、天气因素,暴饮暴食,多食辛辣食物等都会影响神经血管功能而诱发青光眼。而天气因素是诱发青光眼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应尽量避免以上诱发因素。
⑶青光眼有遗传性:可能会遗传给后代,如果有双“大眼睛”婴儿可能是青光眼。如果婴儿有“水汪汪的大眼睛”,伴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易哭闹、饮食差或呕吐等症状,就有可能患了先天性青光眼,这双大眼睛就可能是由于眼压过高造成的眼球扩张、变大。
⑷关注以下人群:40岁以上患有高眼压、高度近视眼、青光眼家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应深入进行青光眼筛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60岁以后每隔l~2年检查一次。
如果能早期发现、合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定期复查,将眼压控制在一定水平,可以终生不至失明。
3.黄斑变性
老年黄斑变性随着年龄,发病率也越高的。一般50岁到60岁,可能有4%到5%,从60岁往90岁的话,发病率逐渐升高,大约是6%到11%。90岁以上大部分的人都可能患有这个病。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明显延长,近10年来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日趋增多。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失调、中毒、免疫性疾病、慢性高血压、动脉硬化、药物作用等有关。脉络膜毛细血管硬化阻塞,引起色素上皮代谢产物沉积在Bruch膜,致其胶原和弹力纤维变性,形成玻璃膜疣,导致视网膜黄斑区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层发生营养障碍。
老年性眼黄斑变性可分为萎缩性与渗出性两型。萎缩性者病变进展缓慢,视力逐渐下降,眼底改变主要表现为黄斑区向玻璃膜疣和色素混乱,但不会发生眼底出血及渗出。而渗出性者病程发展快,可因视网膜下发生的非正常的新生血管破裂出血,使视力突然下降,甚至失明。当出血、渗出吸收,可形成圆盘状病损。
老年性眼黄斑变性检查:做Amsler方格表检查常阳性。还可以通过FFA,OCT,ICGA等检查确诊。
预防:黄斑变性,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和鱼贝类,不吸烟、不酗酒,也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脑力工作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眼过度疲劳。
治疗: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区玻璃疣是在本病病程的最早期阶段,病变最轻,但它潜伏的危险性很大,此时最不可麻痹大意。此时应及时发现,是最好的治疗时机,早期用药,坚持治疗,有更多的机会阻止病程进展。治疗方法有:经瞳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激光疗法、抗VEGF治疗。
中医治疗:对于早期视力下降轻,黄斑色素紊乱改变为主者,用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有黄斑出血采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法;有浆液性渗出者,以健脾化痰,祛湿理气为主;晚期出血吸收缓慢,以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瘢痕形成后,以滋补肝肾,软坚散结之法治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