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那些事之读懂新生宝宝行为(3)宝宝的哭

2019年01月11日 83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原创:赵敏慧  段涛大夫  今天
宝宝那些事



▷面对宝宝啼哭,父母应多观察、勤动脑,逐一排查,给予安抚。

新生婴儿呱呱落地时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如果这一声哭得及时响亮,说明婴儿的肺部得到了充分扩张,宝宝可以通过自主呼吸获得氧气,具备了生存的能力。



啼哭还是新生宝宝早期的主要活动和锻炼方式。宝宝在啼哭的过程中,胸廓、腹部和四肢活动增加,从而促进其全身骨骼肌肉发育。



啼哭也是新生宝宝的第一语言,他们会用声调的长短起伏变化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情绪和感受。新手父母对于宝宝的啼哭,是否能给出正确的解读呢?



本期我们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宝宝正常和异常的啼哭和初步处理原则。

1

正常啼哭:

“我要吃了”“我要换尿布了”

“我太热了”  “我要抱抱”……

在这些情况下,婴儿啼哭时的声调平和、一致,持续时间不长;当需求得到满足后,啼哭很容易停止。



父母要对婴儿的这些诉求表达及时地给予适当回应,这样良好的母婴联结就建立起来了。

2

异常啼哭:

“我生病了”“我受伤了”……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啼哭时的表现为声调异常,同时伴有其他的异常表现,且不容易被安抚,这时就需要排除疾病原因。例如,肠道梗阻引起的啼哭多伴有面色苍白、便秘和呕吐。



婴儿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啼哭,应怀疑有肠套叠的可能;夜啼多的婴儿,可能存在活动性佝偻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啼哭多表现为啼哭时间过长、声调尖、囟门饱满隆起并有发热等。


宝宝啼哭是生病的“早期表现”,当啼哭变弱或长时间的“不哭、不吃、不闹”,过于安静,则可能是病情更危急的“异常”表现,父母一定要警惕,在出现这些情况时要考虑采取紧急救治。



比如,婴儿哭声变弱伴神情萎靡可能是感染、低血糖的表现;而婴儿哭不出声音伴有面色发绀则可能是窒息的表现。



当婴儿啼哭不止时,还要排除一下外伤的可能。有些伤痛非常隐蔽,比如:

袖口或手套上的小线头缠住了小手指;

新衣服上有异物扎着了宝宝;

奶瓶喂养时乳汁烫着了宝宝口腔;

沐浴加热水时过烫等等。



建议父母养成先自己检查测试再给宝宝使用的好习惯。父母可以先给予宝宝全身检查,回忆一下近期的“活动”,逐一排查,只要足够细心,各种隐患应该不难发现。

3

让人焦虑的持续性啼哭:

婴儿肠绞痛

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哭闹,可能与肠胀气有关。



典型的表现为“三个三”:

每周至少有3天哭闹超过3小时且持续3周以上。



在相似时间段哭闹,通常在夜间而其他时间安静;喂奶和安抚措施无法停止。



这种哭闹发生率为5%~19%,一般在婴儿出生后第2周出现,4~6周达到高峰,出生后3~6个月自然消退。



婴儿表现为生长发育良好,但由于不能判断婴儿哭闹的原因,持续的啼哭让父母非常焦虑、无助、疲惫,进而影响家庭关系。


面对宝宝啼哭,父母应多观察、勤动脑,逐一排查,给予安抚。如果常规措施不能停止婴儿啼哭,或发现伴随有其他异常表现,或已经造成父母困扰,建议求助于专业医护人员。



相对于哭闹而言,长时间的“不哭、不吃、不闹”、面色苍黄、精神萎靡等现象,应更加重视和警惕,通常需要紧急就医处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