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脑深部电刺激术)是个什么样的手术?

2018年03月16日 889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DBS疗法,是美国斯科特斯德梅奥临床医学中心的神经病学专家们现在施行的一种深度脑刺激(DBS)疗法,用于治疗一种遗传性的肌张力障碍,可明显改善病情。DBS疗法主要是将电极植入到患者脑内,运用脉冲发生器刺激其大脑深部的某些神经核,纠正异常的大脑电环路,从而减轻这些神经方面的症状。与永久性的不可调节和不可逆的损伤大脑的一些治疗方法(烧灼或放疗)不同,DBS并不破坏大脑结构,可以允许今后的进一步治疗。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用慢性脑深部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治疗顽固性疼痛。但在帕金森病核团毁损术时,也发现高频刺激能缓解帕金森病震颤和僵直症状,产生了与毁损术相似的效果,只是刺激停止后症状又复发。受到这个启发,1980年Brice和MeLellan用持续性电刺激治疗硬化性震颤,1982年Mundding又治疗了5例运动障碍性疾病,均取得了明显疗效。1983年Hemimburger在双侧丘脑植入电极治疗严重的意向性震颤。自Benabid在1987年成功用DBS刺激丘脑腹外侧核治疗帕金森病震颤和1997年美国FDA批准DBS治疗帕金森病以来,国内外许多单位相继开展该项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和其他肌张力障碍疾病,另外国外也在积极尝试用DBS治疗强迫症、癫痫及肥胖等疾病。近3~5年全球DBS治疗病例数已达3万余例。我国自1999年引进DBS,目前普及率逐渐提高。


疗效明确的疾病

1、帕金森病:(1)诊断明确,四大症状中至少有两个症状,且一定有震颤或僵直;(2)症状明显,为中度或重度帕金森病,停药时病情≥Ⅲ期;(3)即使加大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剂量,效果仍不满意;(4)有明显药物毒性作用,如"开-关"现象和异动症等;(5)药物副作用大,不能耐受。

2、特发性震颤: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差,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3、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差,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逐渐开展的疾病:

强迫症

癫痫

肥胖


准确植入靶点对于神经外科医师来说一直是个挑战,需要医师对神经解剖、电生理精通并有细致的手术操作。另一方面,DBS电极的设计也尽可能的避免可能出现的误差。目前应用的DBS电极都是4触点设计,在电极末端有4个金属触点,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电极插入过深或过浅而导致刺激无效。此外近几年,不管是电池还是电极都出现了更多的新设计。可以通过更多的组合,发挥更多的作用、同时减少副作用。 



当然,因为大脑是“悬浮”在脑脊液中,在手术过程中,因为脑脊液的流失,而核团的大小又特别的小,所以即使是按照术前的精确定位植入,也可能出现电极位置的偏移,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一般来说,电极偏向不同的位置,就出出现相应的副作用:
这个时候,如果是在术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电极的位置,如果是术后,就需要选择不同的触点和刺激模式来尽量减少副作用,同时最大化治疗效果。


和一般的外科手术不一样,完成DBS植入手术并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治疗的开始。植入电极以后,我们会用一个体外的控制器去连接植入到患者体内的DBS刺激器,进而控制刺激器发出的电脉冲,这个过程就叫做程控。DBS程控仪上有上千种的参数可被选择,对于不同的疾病或症状,有效的参数组合可能不同。



帕金森病有四大主症,即震颤、僵直、行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震颤和僵直很多时候会在刺激打开数秒内就能得到改善,运动迟缓可在数十秒到数分钟内改善,而步态平衡可能在20-30分钟以后出现变化。有些症状,则可能根据患者的情况而有不同的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