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在抑郁的时候,才愿意思考
2018年03月14日 8278人阅读
一个人是否开心,和他的财富、地位、家庭、外表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样的人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车、房子、工作,但是这些人的幸福感可能完全不一样。
是什么在左右我们的心情呢?
心理结构
它影响了我们如何看待别人、
自己以及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它决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朋友、伴侣、
建立什么样的家庭,甚至小到微信头像选什么。
围绕你的一切,
都是你心理结构的自我表达。
在面对同样一种挑战的时候,
人们会有不同的情绪,
一个人要处理自己的情绪,
就会表现出来一系列的行为模式来保护自己,
我们把它叫做某一种人格。
提醒一点,无论是抑郁人格、强迫人格、
自恋人格或是偏执人格,
这里面是没有优劣之分的。
一个人也不是某一种「人格」可以定义的。
比如有的时候你选择的是抑郁人格的表达方式,
我们会看到一个抑郁者的行为。
但同时当他遇到一些焦虑情况时,
他也会表现出一些强迫人格的特质。
我们说他是这一段时间比较强迫。
情绪本身并没有对错
情绪本身没有对错,
它对人类来讲就是一个提醒。
偏执是什么,就是总有危机感。
但当我们退回到原始社会,
没有危机感的原始人都死了,
活下来的,往往是那些偏执和焦虑的。
当你面对不可控事件的时候,
就是要焦虑的。
焦虑是一个提醒,
它提醒你在这个危机里真正要处理的事情是什么。
一般来说,抑郁人格有几大特征:
悲观、性情忧郁、特别善于自我贬低。
事实上,很多有成就、成功的人,
都有抑郁人格。
很多成功者对自己内在的要求是极高的,
他其实都考了120分了,
但他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做好。
本质上他有内在的强烈的自我贬低。
但是恰恰有时候,
就是内在的自我贬低会带给人无穷的动力——
我要证明自己或者我要特别努力的考好成绩,
符合这个社会的规范。
以前在高校工作时,
大家也会提到一个现象——
越好的学校,
学生抑郁人格的比例就更高一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自己的不接纳,
是鞭策他们不断向上努力的动力。
相反,自我感觉良好的,
不需要奋斗来证明自己的有价值的,
可能就少了一个内在驱动力。
只有抑郁的时候,才愿意思考
抑郁,很多时候都作为负面词语出现。
但我想强调——
抑郁情绪,甚至抑郁人格,
都是在健康的连续谱上的。
心理学家克莱因
曾经提出一个非常伟大的理论,他说,
人在心理过程中有两个位置:
1. PS位置(偏执分裂位)
2. D位置(抑郁位)
PS位你可以理解为自我美化位置。
我的不好都是别人造成的,
我的工作不好是老板的问题,
我生活不顺是老公的问题等等。
这些人会很烦躁,但是不会抑郁。
这是一个特别有能量的位置,
你不用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
也不用真正的思考,
你需要做的就是甩锅给别人就好了。
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成绩不好,
老师找我聊天问我为什么考试成绩不理想?
我说因为我觉得这个考试不重要,
所以我没有好好复习等等。
我的老师当时说了一句话,
让我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说,我觉得你说的都不是真的,
你只是很害怕失败。
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我之前用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回避自己内心,
因为考不好可能意味着我不够优秀,
我很回避面对这些问题。
于是我说我觉得不重要所以没有好好复习,
但我并不是真的不在意考试成绩。
所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就陷入了抑郁位。
抑郁位是一个思考的位置。在D位上面。
我开始哀悼:
啊,我本来可以拥有好的成绩,
但是我没有努力。
也开始思考——
为了接近自己的目标,我可以做什么。
所以,D位是一个思考和产生行动的位置。
这是抑郁带来我们的财富和价值。
抑郁人格从哪里来?
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抑郁者?
可能有很多原因。
第一,遗传因素
抑郁有生理遗传因素,
还有一些心理遗传因素。
举个例子:
如果妈妈有产后抑郁,
作为一个小婴儿的时候,很难得到她的关注,
并不是妈妈不想关注我,
而是妈妈那时候很抑郁,她其实自顾不暇。
可能渴望被关注的时候,没有被关注到。
对于小婴儿来说,他需要自己消化这件事。
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亲密养育者的关注,
或是出生在一个相对不健康的家庭,
孩子很可能在成长过程中
没有办法发展出适应性的能力。
第二,分离个体化
人的成年,除了身体上的成年之外,
还包括心理上的成年。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独立是很焦虑的,
他们不希望你长大,不希望你离开。
小到父母认为你冷,
你必须要穿秋裤,大到你读什么专业,
什么时候结婚,都是父母在充分表达——
你还是个孩子,
你还没有长大,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
你的感受不重要,
我的感受才重要。
如果这个孩子心理上没有充分独立的话,
他的感受也会很焦虑——
我要为父母的开心而负责,
我必须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这是抑郁者一个特别核心的特征——
我的感受不重要,别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过程是非常糟糕的,
因为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快乐。
如果他满足了父母的想法,
他没有办法感受到成为自己的快乐;
如果他违背了父母的意愿,
他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内疚当中,
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分离个体化。
第三,忌讳表达哀伤的家庭氛围
传统家庭里面,父母会经常对孩子说,
这没什么,不许哭。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经常会给自己说的话,
你要非常努力地否认自己的负面感受。
这是一种非常苛刻的文化,
我们不能表达脆弱,不能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
这就好像我们在心理种了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在不断地告诉你,
你做的还不够好,你还可以更努力。
痛苦,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最后我想说,无论你多成功,
在痛苦感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心理学里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
「痛苦会到每个人的家门去敲门」。
你如果说我不给你开门,我不在。
痛苦就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你家门口,
说,没关系我等着。
所以无论是抑郁也好,焦虑也好,
大家不用担心,它是必然存在的,
也是有解决方式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有乐趣。
不管是工作还是人生,
给自己找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做,
满足自己的欲望,找到情绪的出口。
关于抑郁症的两个清单
如何检查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个精神科的专有名词,
可以理解为它属于症状学的归类方式,
它有一些典型症状,比如
①
情绪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对周围事情失去兴趣;
食物丧失或者激增,体重有明显变化。
②
睡觉出现了问题,失眠或者嗜睡。
很多时候人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
最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在睡眠上。
③
行为发生可见的改变,
可能特别烦燥,或者行为变得迟缓。
如果你的情绪持续低落、空虚,
感觉没有价值感,对周围一切失去兴趣,
这两条核心症状如果持续出现两周以上,
就是比较危险的提醒。
如果你身边有人或者自己出现这个状态,
一定要开始去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抑郁情绪的伤害?
① 给自己制定一些非常细节、明确的目标。
比如,每周跟一个好朋友一起吃顿饭,
做一点家务活等可操作的目标,
能够让你对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②去行动。
比如,去楼下便利店买一杯咖啡,
研究一下手边的笔记本是什么材质,
把你从思维的死结中带出来,
回到现实生活中。
③正念冥想。
正念从本质上是在训练你的注意力,
它能帮助你觉察你的情绪、想法,
让你意识到那些抑郁的想法可能不是真实的。
④去运动。
⑤给自己创造一个情绪上的安全岛。
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给自己列一个名单。
名单上的人,是你觉得
你跟他表达你的脆弱感、难过或悲伤时,
不会来评价你的人。
当我们遇到困难、压力、痛苦的时候,给自己一定心理上的空间,允许自己体会这些脆弱的感受,其实是最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