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2018年07月12日 795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请参考相关论文:
鼻出血的中医疗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喉科周雷
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多见单侧,亦可双侧,量多少不一。中医称为鼻衄,因外感或内伤之邪损伤脉络而致。
对于鼻出血的处理原则:
一是止血
二是找到引起鼻出血的原因,以便对病因(引起出血的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以防止反复出血了。
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
见参考文章:鼻出血可以见于哪些疾病?
小儿干燥性鼻炎如何治疗
干燥性鼻炎(成年人)如何治疗
关于治疗方法:
1、由于鼻腔一般性炎症引起的出血,由于原因不明引起的小量出血,以及不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反复性出血,以中医辨证论治效果为佳,而且效果持久。临床上绝大多数情况属于此类。特别是经过西医采用前鼻孔堵塞法与止血剂治疗后,仍然不能撤去填塞物(一撤就出血)时,最好以中医辨证论治,更能显示效果特优。
2、由于发热性疾病引起的大出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佳,即中医服止血药(辨证论治处方),加西医的必要性治疗。
3、由于严重疾病引起的大出血(如鼻腔或鼻咽部血管瘤),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止血时,以西医手术方法为宜(此种情况并不多见)。
【诊断要点】
1.鼻涕中带血,鼻腔流血。反复或多量鼻出血者可引起贫血,突然大出血量多者,可产生休克.
2.检查:一般情况下,首先应找出血点,然后再找出血原因。
⑴找出血点:出血部位大多位于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中老年患者鼻出血部位有向鼻腔后部转移的倾向。
⑵找致衄原因:主要通过询问病史、诱因、伴随症状,并作必要的局部检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病因诊断,有利于对因治疗。
鼻出血的原因,宠统地讲,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局部原因与全身性原因,临床上最常见是局部及邻近部位病变原因,其次才是全身性原因。
(一)局部及邻近部位病变原因:
A、鼻中隔偏曲、峭突:容易引起反复鼻出血,容易止血:诊断方法:门诊医生看一下即可,可做纤维鼻咽镜检查才能看到。
B、干燥性鼻炎:鼻腔内有干燥感,或稍痒,常因痒而揉鼻,揉鼻则容易出血,容易止血,容易反复发生,小儿容易晚上出血而不自知(抓鼻所致)。诊断方法:看门诊,一看便知,无特殊检查。
C、鼻腔内的急性或慢性炎症:鼻前庭炎(鼻孔处痒而痛或有干鼻屎痂)、急性鼻炎、慢性鼻炎,由于黏膜炎症,可能引起鼻出血;过敏性鼻炎时,由于喷嚏太重,喷嚏致鼻出血;急性慢性鼻窦炎,炎症因素,可能引起涕中带血。诊断方法:门诊医生一般检查,或作CT检查发现鼻窦炎较重。
D、鼻腔异物,鼻部外伤:容易致鼻出血。诊断方法:有异物入鼻或鼻部外伤史,门诊医生一般检查,或作X线、CT检查。
E、鼻腔肿瘤:具有出血的肿块,容易引起难以止血的反复出或大出血。门诊检查。
F、鼻咽部疾病:鼻咽部多种慢性炎症、肿块,均可能引起鼻内出血,但临床上多见者属于涕中带血()。诊断方法:首先需要做纤维鼻咽镜检查。
(二)全身性原因
A、发热性疾病:任何发热性疾病,均有可能引起鼻出血,主要原理是发热则鼻腔干燥,损害鼻腔毛细血管;同时,由于感染引起的毒毒吸收,更容易导致鼻出血。诊断方法:有目前在正发热的病史,一般需要做血象化验。
B、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引起了外周小血管硬化,因此毛细血管容易破裂而产生鼻出血,可反复发生出血,或发生较大量出血。诊断方法: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史,耳鼻咽喉科门诊一般检查,血象化验。
C、出血性疾病:容易反复出血或较大量鼻出血,出血难以迅速止住。如白血病、再障、血友病等等。诊断方法:耳鼻咽喉科门诊一般检查,血象化验,出血与凝血时间检测,止血因子检测。
D、内分泌功能紊乱:多见于女性有规律地发生月经期鼻出血。
E、重金属及药物中毒:容易发生病程阶段性鼻出血,出血量往往较大,难止住。诊断方法:有中毒病史与中毒症状,必要的化验检测。
F、营养障碍及维生素缺乏:可能反复出血,难以迅速止血。诊断方法:具有营养不良、发育不良病史及症状,必要的化验检测。
G、其他: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有鼻腔及其邻近部位毛细血管扩张的表现,一旦发生则难以止血。
【辨证论治】
参考文章:鼻衄的中医治疗
1.燥热犯鼻证
[主证]多发于秋冬干燥季节,鼻衄量少,鼻内灼热、干燥,伴咽痒,咳嗽痰少。检查见鼻中隔前下方粘膜干燥糜烂结痂,鼻粘膜干红少津。舌质偏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清燥润肺,凉血止衄。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冬桑叶12g生石膏30g麻仁10g麦冬15g阿胶10g(炀服)太子参15g甘草6g杏仁10g枇杷叶10g白茅根20g藕节炭15生地炭15g旱莲草15
2.胃火熏鼻证
[主证]鼻衄量多,色深红,发热,出汗,口渴引饮,口臭。检查见鼻粘膜深红而干,糜烂出血,或见牙龈红肿。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衄。
[方药]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石膏30g水牛角30g生地炭20g知母12g赤芍12g丹皮12g粳米15g炒大黄10g白茅根15g甘草6g。
3.肝火犯鼻证
[主证]鼻衄多因郁怒而发,量多势猛,鼻粘膜色深红,多伴头痛烦躁易怒,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降逆止衄。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炒栀子10g炒黄芩10g泽泻15g木通10g车前草10g当归12g柴胡8g生地15g甘草6g大黄10g
4.虚火灼鼻证
[主证]鼻衄时作时止,鼻干微痛微痒,五心烦热,伴腰膝酸软,口燥咽干,时欲少饮,检查见鼻粘膜干红少津,或鼻中隔前下方粘膜干燥糜烂结痂。舌质干红,脉细数。
[治法]清肺润燥,凉血止衄。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0g泽泻12g茯苓15g丹皮12g知母10g黄柏10g旱莲草10g白及15g仙鹤草12g甘草6g。
5.脾失统血证
[主证]鼻衄常发,渗渗而出,鼻粘膜色淡。伴面色不华,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夜寐不宁,心悸怔忡,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衄。
[方药]归脾汤[]加减。
白术12g茯苓15g炙黄芪15g炙甘草10g龙眼肉10g酸枣仁10g太子参15g当归12g炙远志10阿胶10g白及10g仙鹤草15g
【西药治疗】
1.镇静剂:用于反复大出血者,鲁米那0.1g,肌注。
2.止血剂:用于反复或大出血难止者。①安络血5mg,肌注,日4次;②抗血纤溶芳酸0.1~0.2g,缓慢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滴),日2次。
3.维生素C 0.2g,维生素K4 4mg,维生素P 20mg,口服,3次/日。
4.必要时给予输血治疗。
【外治】
1.局部止血法
⑴简易塞鼻止衄法:以脱脂棉蘸1-2%麻黄碱生理盐水、或止血药粉;或用明胶海绵,塞入鼻腔压迫出血点。亦或以两手指紧捏鼻孔近梨状孔处,以压迫止血。
⑵烧灼止血法:可用于反复小量出血,出血点固定者。先用2%地卡因棉片加少许肾上腺素行表面麻醉,再以棉纤蘸少许30%硝酸银或三氯醋酸,或用微波、激光治疗仪,烧灼出血点至局部变白为度,烧灼后局部涂以软膏保护。
⑶前鼻孔填塞法:先用明胶海绵平铺于鼻腔出血面上,以无菌凡士林纱条反复重叠填塞于鼻腔保持一定压力,24-48h后取出,如仍有出血可再行填塞。如用碘仿纱条(或凡士林纱条内加磺胺或抗生素粉剂)填塞,则可留至3~4天。
⑷后鼻孔填塞止血法:用于鼻腔后部出血或经前鼻孔填塞未能止血者。
手术:动脉性出血,或采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者,可以考虑采用动脉结扎术止血,如上唇动脉、筛前动脉、上颌动脉、颈外动脉结扎术等。
【预防调护】
1.对大出血者,应予镇静,少活动,多休息。
2.冷敷:鼻出血属实热证者,患者取座位或卧位,以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于患者前额或后颈部,亦或用手蘸冷水轻轻拍打项部,有凉血止血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