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指甲都啃光了,这是病吗!
2018年09月18日 88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门诊上经常有家长来咨询孩子指甲的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孩子啃自己的手指甲。甚至有的家长说:“医生,我儿子已经一两年没有剪指甲了,每次长出来一点就被他自己啃掉了,现在还有时候会啃自己的脚趾甲!?”
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病?又该怎么办呢?
1
孩子咬指甲是什么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咬指甲可以分为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原因。
生理原因:可能是缺铁或缺锌引起的异食症状。
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会吃一些如:指甲、头发或泥巴等非食物性的东西。此时,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锌缺乏或铁缺乏。
心理原因:就比较复杂了,焦虑、抑郁、压力和陌生环境等,均有可能引发咬指甲的行为,还有部分儿童可能是模仿其他人咬指甲而形成的不良习惯。
2.
咬指甲的不良影响
经常咬指甲会对儿童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儿童天生活泼,喜欢活动,因此,指甲中常常携带大量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孩子在咬指甲时,会把病菌甚至寄生虫带入体内;而在一些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还可能引起血铅及其他重金属超标。
频繁咬指甲的儿童,可导致手指头变粗、变短,甲床损坏,甚至导致甲沟炎;
还可导致儿童上颌突出,牙齿排列不齐等等。
部分儿童在焦虑或抑郁等情绪下,咬指甲的行为会加重,而此时若家长对其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又会加重其负面情绪,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如何纠正孩子咬指甲的行为?
① 不要过分在意3岁以内孩子的咬指甲行为。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咬指甲是一种安慰行为,如果家长过分关注并阻止,反而可能会强化这种行为。
② 对于某些只是偶尔咬指甲的儿童,家长也应当采取忽视的态度,无需太多关注。
③ 有些突然出现频繁咬指甲的儿童,可能与儿童遇到某些有压力的情景有关,家长需要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儿童会出现症状,帮助儿童化解相关压力。
④ 部分从小就有咬指甲行为的儿童。对这种儿童,家长要更有耐心,不可采用打骂、嘲笑、讥讽、恐吓等方式,这样做会使孩子的情绪更加紧张,甚至产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家长平时应该多关注的孩子心理健康,多陪伴孩子参加亲子活动或体育锻炼,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焦虑的因素,用积极方式转移孩子对咬指甲的注意力。
⑤ 定期给孩子修剪指甲,可以拍照让孩子自己对指甲修剪前后进行对比;小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在指甲上涂点柠檬汁、醋等有怪味的食物,让其在咬指甲的同时吃到这些食物,从而产生对咬指甲的厌恶情绪,以达到纠正的效果;在秋冬天,可以让小孩戴上手套,也能减少咬指甲的频率;而当儿童正在咬指甲的时候,可以用一些需要手部参与的活动(比如搭积木,画画等)来转移注意力,从而让儿童停止咬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