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警惕入伏高温,伤肾警告!
2021年08月09日 8054人阅读
入伏后,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人们暴露在高温下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会做出应答反应来抵消高温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高温对健康的损害。
高温热浪可致人死亡
我国气象局对热浪有着明确的定义:日最高气温≥35℃且持续时间不少于3天。
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通过热传导、辐射和蒸发等方式来散发热量,维持身体机理的平衡。但是散热的过程容易造成人体水分的缺失,使身体循环系统出现心率上升、血管舒张,水分与电解质流失以及血黏度增加等现象,最终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急剧加重心血管患者死亡的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热效应和冷效应都会导致死亡率增高,我国南方城市
在冷效应时死亡率高,在北方城市热效应时死亡率高。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热浪暴露而导致的死亡占该地区总死亡数的2.35%,位居全国第一。
高温对机体的损害
近年相关研究提示,热应激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如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发心血管系统结构改变、影响注意力、肌肉工作能力的准确性与协调性等。
1、高温伤肾
研究者对全球每年数据分析后发现,在炎热地区的农村,热应激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正在不断增长,不明原因CKD(uCKD)与复发性脱水和热应激相关。
2012年哥斯达黎加的一个研讨会将气温上升引起的热应激状态及慢性复发性脱水导致的肾脏病定义为热应激性肾病(HSN)。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在工作期间提供电解质溶液、适当的水、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阳光直射下工作等方法都可降低其患病风险。
2、高温诱发高血压
有研究表明,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作业,是可致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并使高血压发病年龄提前。
有研究发现,高温作业人员血压异常检出率为21.5%,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15.17%,检出率是一般人群的1.4 倍。
3、尿液浓缩导致泌尿系统结石
有研究发现,高温作业钢铁工人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常温作业钢铁工人,这可能与高温作业条件下出汗多,液体丢失多,然而补水量相对不足,致使尿液浓缩,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过高从而导致尿盐结晶形成,最终导致结石产生。
因此,要想预防高温缺水导致的泌尿系统结石,及时补充充足水分至关重要。补充充足水分既可使尿量增加,稀释尿液中的离子成分,减少结晶沉淀,抑制结石的形成,又可以促进一些小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此外,长期高温作业也可能会进一步损害机体糖代谢功能。高温引起血糖改变的原因考虑高温作业时机体水分流失过多,致使血液粘稠,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若要避免高温对机体的损害,首要的要远离高温环境,若需要室外工作,这需要做好防暑准备,如适当休息、少量多次足量饮水(淡盐水)、补充维生素等;其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加强个人血压和血糖检测等;最后,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及时调离高温作业岗位,防止职业中暑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董洋洋,马建,唐娜等.高温热浪对中国人群死亡影响的Meta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5):561-565
[2] 姚登湖,丁国华.热应激性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7,33(5):392-395
[3] 杜昆山.高温作业钢铁工人泌尿系结石患病情况的调查[J] .母婴世界,2021,(4):288-288
[4] 高银山.铁路夏季高温作业人员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J] .饮食保健,2020,7(6):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