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牙痛如何处理?
2020年03月31日 84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怀孕后,孕妇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口腔免疫力的下降,使孕妇更容易出现龋齿、炎症等。即使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牙菌斑)致病力较轻,也会导致明显的炎症反应。我们该如何应对相关的问题呢?
孕期出现牙疼,即使痛到睡不了觉,很多孕妇也会忍着,不敢去医院,也不敢吃药。其实,这未必是最好的方法。牙痛最好去看牙医,不过要告知医生您已怀孕的状况,这样才能得到比较恰当的治疗。
如果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建议做最简单的治疗,缓解疼痛。怀孕期间相对适合做牙齿治疗的时间段是在怀孕中期,也就是4~6个月的时候,这时胎儿和孕妇的机体状态比较稳定。如果想根治最好等生完宝宝再说最为稳妥。
二、孕期出现牙病会有哪些麻烦?
需要提醒您的是,孕妇牙齿感染导致的麻烦很大,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可引起早产、流产:因为引起牙龈疾病的细菌可进入血液,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甚至有产生畸形或流产的风险。此外,剧烈疼痛本身也可能诱发宫缩,甚至导致流产、早产。(2).可能感染胎儿 :如果引起牙龈疾病的细菌感染到胎儿,会使出生后的宝宝易患先天性心脏病,也可能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3).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炎性反应
那些有严重牙龈疾病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和卒中,这些疾病增加了难产的概率。
孕期容易遭遇下面6种典型牙痛。
1、龋齿问题引发疼痛
由于孕期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饮食不规律,尤其是甜性、酸性食物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孕妇容易遭遇蛀牙问题或原有的龋齿加重。此外,孕期唾液分泌的增加,如果发生孕吐,会使口腔酸性高,慢慢溶解牙齿的钙质而形成蛀洞,就很有可能出现牙痛。
2、牙龈发炎引发疼痛
牙龈炎是指牙龈组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的炎症。孕妇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牙龈血管发生变化,再加上不注意口腔卫生、有牙垢沉积、牙齿排列不整齐或张口呼吸等因素,比较容易招惹麻烦。
3、牙周炎引发疼痛
有的孕妇怀孕前就患有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因为牙龈炎未能及时治疗,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导致牙槽骨的破坏而发展为牙周炎。如果在怀孕期间不注意饮食,导致病情加重,就会引发疼痛。而且,怀孕后各种因素导致齿龈红肿发炎甚至牙齿松动的概率增加。
应对方法与牙龈炎类似,最好勤刷牙,多用漱口水漱口。要使用软毛刷,刷牙时不要过分用力。应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特别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4、急性牙髓炎引发疼痛
牙髓受到急性的物理损伤、化学刺激以及感染等,问题主要出自深龋,会有剧烈疼痛,特别是自发性阵发性痛,尤其是夜间痛也可体现为一有温度刺激就疼痛加剧。
应对方法做一下检查,孕期一般不建议照X光片,可以斟酌使用麻醉药物,尽量选择对胎儿和孕妇影响相对较弱的药物。但是局部麻醉还是有一定风险的,能不使用尽量不使用。如果实在迫不得已,建议到正规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处理。
5冠周炎引发疼痛
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初期只是牙龈疼痛红肿,在咀嚼及吞咽时加重,可出现张口疼痛加重,当感染波及咀嚼肌及翼内肌间隙时可出现牙关紧闭。局部出现肿胀,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及压痛,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全身不适、发热等。
应对方法可以先到医院治疗,缓解疼痛。做冠周局部冲洗、上药,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含漱液来保持口腔卫生,可等分娩后把此牙拔掉。
6根尖周炎引发疼痛
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一般局限于根尖周围组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根尖周炎和化脓性根尖周炎。一般来说,根尖周炎时疼痛为自发性、持续性痛,且范围局限。急性根尖周炎早期有轻度疼痛,如果没有得到治疗,炎症继续发展,就会形成急性根尖脓肿,产生持续性跳痛;而慢性根尖周炎可存在咬合不适,颊侧牙龈或黏膜出现瘘管,有时也可能无自觉症状。
应对方法应去正规医院的门诊就诊,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如根管治疗等),切勿自行用药。关于治疗时间和用药安全的问题需要在治疗前和医生沟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