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没剪过指甲的小女孩儿......
2018年09月11日 213人阅读
“约这么早的时间真是麻烦您了,先让孩子在这儿咨询吧,我来不及得赶紧走了,等做完咨询她给我打电话,我再来接她。”
头一天我们电话沟通时,她一再强调自己特别忙,但没想到忙成了这样。
这一点和其他妈妈不太一样,其他妈妈在孩子做咨询的时候恨不得要守在门口。
我看看面前这个怯生生的8岁小女孩,再看看理着板寸、衣着考究的妈妈,不等我说什么,也没跟孩子说什么,这个忙人妈妈转身疾步离去。
女孩坐在我面前,一双大眼睛静静的看着我。
关于她来的原因,她妈妈头一天简单告诉了我:
我家孩子三年没剪过指甲了,过去我就没当回事,还乐呢,说这下可省了指甲剪了。
后来我同事听说了,劝我赶紧带孩子看看,是不是哪儿出问题了。我也不明白呀,这会有什么问题啊。
妈妈的表达有些令人担心,孩子的症状三年之久,当妈的竟没有察觉。
面对茫然看着我的女孩,我有些踌躇,我不能贸然问:孩子,你的指甲怎么了?
我必须先听听她的想法:“妈妈告诉过你为什么要来这儿吗?”
她迟疑了一下,想摇头又轻轻点点头。
我问:“你愿意到这儿来吗?”
她大力摇头:“不愿意。”
“虽然不愿意,但你还是来了,现在你愿意做点什么吗?”
她环顾房间,对沙盘表现出了好奇,我鼓励她:“你可以过去看看,也可以玩玩。”
她一下子跑过去,站在摆满沙具的木架子前,把感兴趣的小东西拿起来玩,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玩了一会儿,她的视线转到一盒蜡笔上:“您也画画吗?”
我乐了:“有时候我画,有时候别人画。你愿意画吗?”
她点头,我赶紧把一沓白纸递给她,她开始坐下来安静画画了。
我注意到,她画画的时候,选用的全部是黑色或咖色蜡笔,等她画完,呈现在我眼前的,就是一幅色调暗沉的图画。
她的画很有意思:
一张纸上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画的是室内的场景,有窗户有餐桌。
有一个小姑娘正趴在桌上写作业,旁边有一个女人叉着腰举着手,身体呈前倾姿势;
另一部分是室外的场景,几个小朋友正在一起玩跳绳,还有一个小朋友站在旁边看。
我夸她画得很生动,对我的夸赞她有些害羞,但看得出来很开心。
我问她能否分享一下图画里的故事,对此她非常乐意。
室内的场景是她的家,每天她放学回家就写作业,不能玩游戏也不能休息,妈妈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守在她身边,监督她写作业。
妈妈总是很严厉,随时要指出来她错在哪儿,有时急脾气了还要骂她,用手敲她的头,放学回家是她一天中最不快乐的时候。
室外的场景是她的学校,她喜欢下课时和同学们一起玩,那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
我指着旁边站着看的那个小朋友:“这个同学在干嘛呢?”
她的神情有些忧伤:“这个同学是玲玲,她在看我们玩,她可想跟我们玩了,但我们老师不让我们跟她玩,说她成绩差,让我们孤立她。其实,我还挺喜欢她的。”
一旦打开话匣子,她其实很能说,在她的讲述中,我看到了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她5岁之前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快上小学的时候,她妈妈担心爷爷奶奶太惯着她,把她接回了自己家。
6岁上小学,父母都重视她的学习,俩人每天轮流监督她写作业。
在学校里老师也很严厉,对学习抓得很紧,而且明确表示,不希望成绩好表现好的孩子和成绩差表现差的孩子一起玩......
在她简单的描述里,我捕捉到太多东西,并尝试去拼凑和理解:
在爷爷奶奶家可能是她被照顾得最好的时候,5岁和他们分离,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并没有照顾好她,仅仅是对她的学习却看得很重。
相比和爷爷奶奶的分离,这对她是另一种压力,而这个压力是学校压力的延伸。
在家里和学校里,她体会到的都是被要求学习的压力,除了学习,她的生活中好象没有其他乐趣了。
小小年纪的她,头脑里已经被灌输了很多绝对化信念:
玩耍放松是可耻的
交朋友只能交学霸
必须疏远学习差的同学
成绩差的人老师和同学都不用理ta
甚至还可以打骂ta
我问她:“如果你是那个被打骂的学生呢?”
这个提问原本是想让她换个角度去理解其他同学的,结果她很认真地说:“所以我必须要学习好呀。我妈说了,绝对不能滑坡,哪怕强迫自己也要学。”
她描述的这一切,令我难过。
我决定直奔主题:“你妈妈说你经常咬自己的指甲?”
她有些害羞:“嗯。”
“能让我看看你的手吗?”
已经对我有所信任的她,把双手伸出来给我看,我看到这双女孩子的手,十个手指头触目惊心的光秃秃,所有的指甲都被她自己啃咬掉了。
她说她的指甲永远也长不出来,长出一点新的马上就被咬掉了。
我想象着一个小女孩孤独地啃咬指甲的场景,心疼得差点掉下泪来。
就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事情,一个孩子用自残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崩溃,她的父母竟毫无察觉,还当作笑话跟人讲,这得有多忽略自己的孩子啊。
这个可怜的孩子,啃咬指甲长达三年之久,可想而知她内心是多么冲突,多么的焦虑不安,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她的很多情绪都没有被看到,没有被安抚到。
当一个人内心有太多冲突与情绪没有出口的时候,往往会发展出一些自我慰藉的行为方式,不惟大人,小孩同样如此。
抠鼻子、揪扯毛发、啃咬指甲、撕唇皮、撕手皮等等,都是很典型的宣泄内心焦虑不安的方式。
很多人用这些无意识的强迫性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这种种行为其实是在表达:我不能对外发泄,不能对外去攻击,那我就向内攻击我自己吧,攻击自己是最安全的。
我对她说:“有些人和你一样,心里紧张的时候就会去咬指甲,这样做,好象会让人感觉舒服一些。”
她看着我,点点头。
“你知道吗,除了咬指甲,还有很多别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感觉舒服和放松。”
她问:“别的什么方式?我看看喜不喜欢。”
“比如画画啊,唱歌啊,运动啊,或者找别的小朋友玩啊。”
她眼睛亮亮的:“这些我都喜欢啊,不过,我妈妈说太耽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