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及合理使用消炎药

2018年08月28日 88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抗生素又称为抗菌素,是一种能够对抗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者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平常感冒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有一些药,药名中带有以下字样的多数为抗生素,如带有霉素、西林、头孢、培兰类的。那么为什么大家现在如此重视抗生素的使用呢?因为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加重抗生素的耐药。

抗生素耐药的现状、产生机制及危害:


目前在中国预计2050年抗生素耐药问题将会导致每年约有一百万人过早死亡,平均为30秒死一人,在全球这个形势更加严重,预计2050年抗生素耐药会导致每年一千万人过早死亡,平均3秒死一人。抗生素耐药使小病变成了杀手。


那么,什么是抗生素耐药呢?

抗生素耐药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会使原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变的无效,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又称为耐药细菌,简称耐药菌。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抗生素耐药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可以看到当只有很少细菌天然具有耐药性,使用抗生素后抗生素杀死了敏感菌和好的细菌,耐药菌就大量的繁殖、生长,最后耐药菌将耐药性传递给其他的细菌,引起了更多的问题。细菌产生耐药性主要有两个方法,第一称为固有耐药性,是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是有细菌自身的基因特性决定的。另外一种是获得性耐药,是细菌同抗生素接触之后,由于自身代谢产生变化引起的耐药。在自然界中对于同一种细菌而言,在敏感菌和耐药菌的博弈中,耐药菌固有耐药性是处于劣势的,很容易被腐败。但是当抗生素作为一种外力参与之后,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抗生素杀死敏感菌,而耐药菌存活下来,并开始大量繁殖。 


我们需要注意:如果抗生素没有足量足疗程的去使用,那些没有被杀灭的敏感菌受到抗生素的刺激后,也会获得耐药性,变成耐药菌,称为获得性耐药,而且耐药菌会把这种耐药性传递给其他细菌,导致治疗更加严峻。有些宝妈们可能会问岂不是说只要我们使用抗生素就会产生耐药性,是的,细菌产生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使用抗生素就可能会产生耐药性。所以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会引起严重的问题,当细菌对抗素产生耐药时,那它就意味着给人类的治疗带来了艰难。首先人们受到细菌感染时,开始是少量的抗生素就可以治愈,之后需要更多的抗生素才能治愈,后来需要更多数量、种类的抗生素才能治愈。再后来抗生素使用越来越多,但感染却越来越难治疗,最后面对感染,我们便会无药可用。所以,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疾病,我们没有办法用抗生素治愈,哪怕用再多数量,再多种类的抗生素都没有用。滥用抗生素导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也就是最最出名,最最让人闻风丧胆的超级细菌。 


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多,细菌的耐药性也会越来越强,耐药细菌通过不断的进行和变异,逐步从单一耐药发展成多重耐药,或者针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的能力变成治疗很棘手的耐药菌,俗称超级细菌。多重耐药是指对抗菌范围之内的三类或者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都不敏感的。 


儿童如何选用抗生素:

首先我们知道抗生素是需要从肝或肾代谢的,由于宝宝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是很容易损伤宝宝的肝肾功能的。目的儿童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罗红霉素类,如阿奇霉素,第二、第三、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这些抗生素相对副作用比较少,比较适合宝宝使用。宝宝生病70%到90%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等。抗生素对这个不起作用,只有遭遇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且这些需要验血和感染指标来协助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当判断存在细菌感染时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千万不能自行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或者将几种抗生素一起混合使用。确定能使用抗生素之后,通常选用口服的抗生素,然后才是考虑用针剂的抗生素集注,如果病情严重的话,可以用静脉输液的方式。家长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要有严格的指标和了解,不要自作主张。一般来说服用对症的抗生素是48到72小时之后会有明显的好转,不同疾病抗生素的聊城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来完成疗程,避免病情反复及抗生素耐药。

儿童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第一,当宝宝出现发热、怕冷和打寒颤时,大多数是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但有些流感病毒也可能会引起这些表现,如果宝宝在流感期间发热使用抗生素治疗不起任何作用。当宝宝有流黄绿色鼻涕的时候,这样的提示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因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是流清鼻涕的,不会有黄绿色的鼻涕。有些病毒也可能会有绿色鼻涕,但是比较少见,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去医院就诊,确诊细菌感染以后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 


当宝宝出现喉咙疼,并看到扁桃体及咽喉部有白点时,合并有高热,这时候需要注意可能是细菌感染,可能存在化脓性扁桃体炎,这时候可能是链球菌感染,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并治疗。有些宝宝感冒十多天了还是不好,这时候需要注意有没有合并鼻窦炎、咽炎或者细菌感染等并发症。这时使用抗生素的几率就比较大,但是也需要有医生来判断,确诊之后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有些感冒的宝宝验了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和中细腻细胞升高,一般提示有细菌感染。一般非反应蛋白也是炎症指标的一种,数值升高的话提示有炎症,可以使用抗生素。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防止耐药

首先要遵守医嘱,宝宝使用抗生素的剂量、种类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剂量不应过大,应该严格按照儿童的剂量来计算,服药时间不宜过长,急症使用一般是五天左右,要多喝水,促进药物的吸收及排泄。抗生素不宜空腹使用,如红霉素、阿奇霉素这些抗生素对胃肠的刺激是比较大的,应该在饭后服用,如果需要静脉用这些药的话,也应该饭后或让宝宝吃一些点心后再来静脉输液。口服抗生素两种药物间隔时间应当为6到8个小时,家长需要给宝宝坚持全程用药。 


服用抗生素期间应按照医生开的剂量和疗程,不能因为病情好转了就擅自自行停药或者间断服用,这样很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或者病情反复,而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几种抗生素或频繁的换药。不应该使用之前剩下的抗生素,因为这可能不是这个疾病该用的抗生素,或者不够足量、足疗程,预防感染要做到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病人,并及时接种相关的疫苗。

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给大家强调一下:西医抗生素如今不是不用抗生素,而是不滥用抗生素。如果为了不适用抗生素让病情拖延,那就得不偿失了。及时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是细菌感染。如若是细菌感染的话,就要用抗生素,而且要听医生的话,要足量足疗程的使用。 


有一些对抗生素使用误区的认识,第一点,有很多宝爸宝妈们经常把抗生素误认为等同于消炎药,再反复强调一下,抗生素只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是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病毒引起的炎症是无效的。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压抑或消灭人体有益的菌群,从而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低下,引起疾病发生。所以消炎药的范围是更广的,抗生素是只针对细菌和其他特殊的微生物的治疗;


第二,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前面我们也提到过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它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抗生素治疗是没有效果的,而且反倒是有害处的,没有任何的预防感染作用;


第三,广普的抗生素优于窄普的抗生素,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原则上是能用窄普的就不用广普的,低质的抗生素就不用高质的抗生素,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抗生素,那么对于轻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第四,认为新出的抗生素比老的抗生素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抗生素好,这个认识也是错误的,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并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个体化用药,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性,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那就尽量使用老的抗生素。


第五,不是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就越能有效的控制感染;


第六,一感冒就使用抗生素,这个是不对的。只有细菌感染才需要用抗生素;


第七,发烧就用抗生素,这也是不对的,也是由细菌引起的发烧才会使用抗生素;


第八,频繁更换抗生素,这个肯定也是错的,抗生素起效是有一定的时间,频繁更换,即:一个药还没有完全发挥它的效果的时候,你又把它换成其他的抗生素了,这样就容易导致耐药,而且治疗也不彻底,导致病情容易反复。


最后,提醒大家:不同年龄不同病症的人使用抗生素是有讲究的,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征的情况下使用适宜的抗生素,而且采用适量的疗程和剂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