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科普》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2018年10月24日 1319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胰腺导管内胰腺乳头状黏液瘤是什么?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s)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可分泌黏液,呈乳头状增生而形成的一类胰腺肿瘤。1985年,日本的专家【1】首次报道了该疾病。1996年本病正式被命名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成为胰腺囊性肿瘤的一个特殊疾病【2】。根据病变起源和累及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主管导管型(main ductal-IPMN,MD-IPMN)(16%~36%)、分支导管型(branch ductal-IPMN,BD-IPMN)(40%~65%)、混合管型(mixed type-IPMN,MT-IPMN)(15%~23%)【3】。
胰腺导管内胰腺乳头状黏液瘤有什么表现?
IPMN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以上腹部疼痛最为多见,并伴有乏力、消瘦、纳差。随着病程的延长,肿瘤体积不断地增大会引起胰管不同程度的堵塞。影响胰液分泌的患者会出现急、慢性胰腺炎的症状。疾病因其隐匿性的存在还会导致胰腺内分泌功能受到损害而引起糖尿病。
胰腺导管内胰腺乳头状黏液瘤怎么诊断?
胰腺IPMN的诊断除了临床表现外,最主要依靠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予以明确, B超、CT因检查方便、无创,易被患者接受,常作为首选检查,尤其是增强CT可发现肿瘤与相邻血管的关系,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ERCP对胰腺IPMN的明确诊断优于B超、CT,同时还可以进行细胞组织学检查及标本取材活检。但ERCP检查有创,部分患者难以接受,临床上一般不做首选检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能很好显示囊性病灶、扩张胰管、附壁结节等,且无创、无辐射,对胰腺IPMN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EUS以其高分辨率、最大程度地接近靶病变部位并且拥有能够引导细针穿刺取样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IPMNs疾病的临床诊断。EUS是在内镜引导下将超声探头送到十二指肠、胃体或胃底等接触胰腺头、体、尾的部位,对其进行近距离的超声检查,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用较高频率探头,另一方面又避免了肠道内气体的影响,对IPMN的诊断能力明显增强。EUS可以发现l cm以下的病变,有助于IPMN的早期诊断【4】。
胰腺导管内胰腺乳头状黏液瘤,瘤就是癌了吧,会癌变吗?
胰腺导管内胰腺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s)包括了过去被称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绒毛状腺瘤、导管内乳头状腺癌、产黏液性肿瘤、导管内扩张性黏液性肿瘤、黏液性导管扩张、导管内黏液高分泌性肿瘤等。IPMNs的肿瘤细胞可包括不同的异型性,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原位癌和浸润癌。区分良恶性的金标准是病理,例如当胰腺导管内胰腺乳头状黏液瘤出现了浸润癌的成分,病理报告需注明浸润成分的大小及类型【5】。
IPMNs怎么处理啊?
对于MD-IPMN及MT-IPMN患者应及早手术治疗,而对于BD-IPMN患者内径≤3cm的患者可密切观察。内径大于30mm的患者,若有恶变倾向,应积极采取手术切除。主胰管扩张5~9mm的患者如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根据情况亦可积极手术治疗。对于浸润型IPMN,肿瘤侵犯相邻器官并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可根据术中冰冻切片确定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术后制定配套的化疗方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