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病人该怎样护理

2018年07月18日 8346人阅读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甲型病毒性肝炎又称短潜伏期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Ⅴ)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带病毒者,经粪囗传播。HAⅤ经囗进人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1周后到达肝脏,随即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于粪便中。HAV在肝内复制的同时,亦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低浓度的病毒血症。
2.乙型病毒性肝炎也称血清性肝炎或长潜伏期肝炎。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病人和无症状熳性乙型肝炎病毒(HBⅤ)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清及日常生活密切接触。HBⅤ存在于病人血液及粪便中,通过各种体液排出体外,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月经、汗液、尿液等;或因输入病人或带病毒者的血液,血浆,采用不洁注射器、针头、采血仪器,或注射污染病毒的生物制品而传播。
二.临床表现分为个潜伏期和急性期或慢性期
1.潜伏期
甲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30天,2一3周;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70天,6周一6个月。根据黄疸的有无,病情的轻重,临床上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2急性期
(1)黄疸型肝炎;一般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1)黄疸前期: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体温大多在38~39度之间,平均发热3天,少数有寒战及高热。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乏力等。有少数病人右上腹轻微压痛,腹痛甚剧,误为急腹症。平均持续5~7天或更长。
2)黄疸期:在黄疸前期末,病人的尿色加深,继而先后于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
3)恢复期;黄疸消退,病人食欲和精神开始好转,症状较轻者1~3个月可以康复。
(2)无黄疸型肝炎:本型肝炎比黄疸型肝炎多见,约占全部甲型肝炎病例的80%以上,儿童和成人的发病率均较高。
3.慢性期.肝炎病人如果饮食不当,纵酒,没有及时得到休息和治疗,或使用其他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则可使病程迁延,转变为慢性肝炎。
1)迁廷型肝炎:部分急性肝炎病人,特别是无黄疸型肝炎病人,病程可能超过6个月以上,病情也不见明显好转,食欲减退,乏力,肝大,肝区叩压痛,肝功能轻度损害。
2)慢性肝炎:病人症状和体征持续1年以上,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胀、腹泻,肝区疼痛、低热、失眠等,可有蜘蛛痣及肝掌等内分泌失调现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