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重症肌无力患者突发腰背痛,慎防是椎体骨折
2022年06月10日 570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重症肌无力,在我国发病率为(0.68/10万),女性发病率略高,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重症肌无力作为一种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线药物,可使70%--80%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骨质疏松,会使患者骨折风险成倍增加。
以下是两例重症肌无力因突发腰背痛后,经确诊为椎体骨折后的治疗过程。
【案例一】
患者,女,78岁,16年前诊断为重症肌无力(MGFA Ⅱa型),现规律服用溴吡斯的明、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一周前提重约3kg的水桶后出现胸背部疼痛。辅助检查:骨密度检查报告:T值评分-5.2(参考值 -1.0至1.0);MRI提示:1.胸6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多椎体陈旧性骨折。诊断为:1.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T6新鲜骨折,T12,L2陈旧性骨折)2.重度骨质疏松症 3.重症肌无力(MGFA Ⅱa型)。由于患者骨折后疼痛剧烈,转身活动困难,严重影响睡眠,故我们选择给其施行微创手术——胸6椎体成形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很快即康复出院了。
胸椎MRI(发生骨折的胸6椎体)
术后X光
【案例二】
患者,女,48岁,7年前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行胸腺切除术,术后1年因肌无力症状反复,遂加服甲泼尼龙片、溴吡斯的明至今。半月前,突发胸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辅助检查:骨密度检查报告:T值评分:-3.5(参考值 -1.0至1.0) ;MRI提示:1. 胸6椎体、胸7椎体骨折2.胸8椎体血管瘤。
诊断为:1.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T6、T7) 2.继发性脊柱后凸 3.重度骨质疏松症 4.重症肌无力。该患者除骨折外,合并后凸畸形,手术方式为胸4--胸9截骨矫形内固定+后外侧融合+钉道强化。
胸腰椎MRI
胸腰椎CT(左:术前 右:术后)
【崔健超医生点评】: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除了患者自身内分泌水平及遗传因素的影响,药物(如:激素、肝素、抗惊厥药、免疫抑制剂等)也会加快骨量流失和骨结构破坏,使发生骨折的风险直线增加。对于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里,重症肌无力只是其中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接诊这类型的患者时,一旦出现,突发腰背痛伴活动受限,应考虑骨折的可能并尽快前往专科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江晓兵教授总结】:
由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骨量丢失极为严重。故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积极搭配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这将有利于降低骨折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