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应该如何治疗效果好
2018年07月26日 701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当被医生确诊为椎管内肿瘤后很多人都会谈瘤色变,都会认为肿瘤是不治之症,并且害怕瘫痪或是影响智力等等。对此专家告诉我们: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是很复杂的,要防止疾病复发,因此有很多的禁忌。那么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方法有哪些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晏怡
1.保守治疗
症状轻或自发性缓解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疗,并予反复、多次身体检查和MRI复查(注意:有复发和脊髓损伤出血的危险)。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2.手术治疗
(1)显微外科技术 一般颈脊髓髓外肿瘤由于头架的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体位、先进的照明设备及双极电凝的应用,使手术困难减少。但是高位颈脊髓外肿瘤,因颈部肌肉厚、病变部位深,若显露不清,操作粗糙,可能损伤颈脊髓及重要的血管,导致呼吸骤停等恶重并发症。手术有一定的死亡率,或者由于止血不严密,术后形成血肿压迫颈脊髓造成四肢瘫痪乃至呼吸衰竭死亡等不良后果。而在显微镜下可清楚地看见裸眼所看不清的细小结构,如蛛网膜和肿瘤、神经根和肿瘤、肿瘤和颈脊髓的界线,特别是供应或引流肿瘤血运的小血管。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可以预防及减少这些并发症。根据颈脊髓MRI的检查,确定切口部位及大小。用小尖嘴咬骨钳咬去椎板外层骨皮质,用微型钻磨薄松质骨使椎板呈薄片状,再分块切除余下的薄片。禁忌用咬骨钳一侧插入椎板和硬脊膜之间,以蚕食法咬除椎板,因为这有可能不知不觉中损伤脊髓。切除椎板后,显微镜下切开硬脊膜,沿肿瘤长轴切开蛛网膜,放出脑脊液以利于肿瘤的显露。用棉片保护好颈脊髓,以预防吸引器及器械的误伤。仔细分离肿瘤,和肿瘤相连的1~2条神经根无法保留时可切断。可见数条小血管穿入肿瘤内,先电凝再切断,有利于减少血管穿入肿瘤内,先电凝再切断,有利于减少出血,同时保持手术清晰。电凝时应远离颈脊髓。在切除哑铃形神经鞘瘤时,应先切除髓外硬膜内的瘤体,因神经鞘瘤和脊髓常无粘连,易切除,让出空间有利于切除硬膜外及椎间孔处的肿瘤。切除肿瘤的椎间孔部分常可见肿瘤头侧一条小动脉,应先电凝切断,再分块行肿瘤内切除,最后再切除肿瘤被膜。不可强力牵拉椎间孔内肿瘤被膜,以免撕破椎动脉。若暴露不佳,可先磨开椎间孔前壁,以达完全一期切除。椎间孔内渗血,止血困难时,不可用双极电凝器盲目插入椎间孔内电凝,以免刺伤椎动脉。若遇出血可用肌肉片加胶海绵压敷止血。
(2)椎板开窗术 传统用于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有人将其用于治疗颈椎管内肿瘤摘除,目的也是减少椎体后部结构的破坏,保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手术时,患者取俯位或侧卧位。单侧椎板开窗术将骨窗限制在一侧锥板,内侧保留棘突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外侧保留小关节突,上下咬除的椎板不超过一半,从椎板间隙开窗,上下均不超过半个椎板,窗口的长可达15mm~20mm,宽可达10mm~15mm。将肿瘤分块切除或完整剥出。若肿瘤纵径超过一个节段,可顺延再开一个窗口切除肿瘤。因术野相对较小,为避免牵拉、推压脊髓,应尽量在原位分块切除肿瘤。从椎体的横断面看,基本保留了椎管的环状骨结构,从椎体后部的纵向连接看,仅去除了部分椎板和黄韧带,这就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椎体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了术后脊柱的稳定性。椎管内肿瘤常见的为神经鞘瘤和脊膜瘤,大多体积小,仅开一窗即可完成肿瘤切除。为避免损伤脊髓,以采用分块原位切除肿瘤的方式为妥。
椎板开窗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点:
①手术对椎体骨结构的创伤小,对术后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②对脊髓、硬膜、神经根管、椎管内容物影响小,基本可避免术后残腔瘢痕组织增生、粘连所引起的医源性椎管狭窄的可能性。
③术野小,术前应尽量精确定位,且手术技巧要求较高。
④适用于脊髓髓外肿瘤的切除,但是能否用于脊髓内肿瘤,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温馨提醒: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方法,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是为了防止疾病复发,同时减少副作用。但是治疗前,一定要检查好身体,不然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影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