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女性腺性膀胱炎?

2018年01月24日 944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肿瘤性炎性病变,是一种上皮增生与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其过程为上皮增生凹入成Brunn巢,其内出现裂隙,形成分支状、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化生形成腺体结构,与此时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故称之为腺性膀胱炎。其具有特殊的病理发展过程和临床发病特点。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
  1、正常尿道上皮化生说:研究认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增生与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正常膀胱黏膜受到炎症、结石、异物、留置导尿管等慢性刺激,黏膜上皮增生易形成Brunn’s巢。该上皮巢由分化很好的移行上皮组成,中心为表层移行上皮,基底膜和结缔组织包绕于上皮巢周围。


  上皮巢中心可液化形成空腔,如内含清亮液体,即为囊性膀胱炎;如空腔中心化生为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在膀胱固有层内形成多数黏液腺样结构,即为腺性膀胱炎。囊性膀胱炎与腺性膀胱炎是同一病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或不同的程度。


  2、胚胎起源说:有人提出膀胱内腺体可能是由直肠与尿生殖窦分离时存留在膀胱内的内胚层细胞继续发展形成。


  临床表现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炎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排尿淋漓、尿道口不适、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耻骨区疼痛等,可出现腰酸、腰胀等不适症状。尤其在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对本病作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行膀胱镜检查加组织活检。


  女性患者可能伴有尿道肉阜,男性患者可能伴有前列腺增生等。尿常规检查可有正常和各种不同的异常表现,如白细胞十~十十十、红细胞十~十十等。


  临床诊断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膀胱镜检和病理学检查。腺性膀胱炎与膀胱肿瘤关系密切,多数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的上皮细胞巢和囊肿是癌前病变,最常见的是发展为膀胱腺癌,因此,对本病患者应严密随访,定期行膀胱镜检,如出现瘤样增生,应高度怀疑恶变。


  腺性膀胱炎好发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及输尿管开口周围。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是尿流动力的着力点,无黏膜下层,位置固定,缺乏其他部位的收缩随意性;
  2、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及输尿管开口周围是膀胱炎症的高发区域;
  3、尿液中化学成分刺激。


  腺性膀胱炎根据病变形态可分为:
  1、滤泡样水肿型,表现为片状浸润型的滤泡状水肿隆起或绒毛样增生,临床上以此型为常见;
  2、乳头状瘤样型,表现为带蒂的乳头状物,黏膜充血,水肿,容易误诊为乳头状瘤;
  3、慢性炎症型,表现为局部黏膜粗糙,血管纹理增多;
  4、黏膜无显著改变型,黏膜大致正常,随机活检时发现,此型较易漏诊。


  治疗
  腺性膀胱炎有多种治疗方法,主要有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激光烧灼术、卡介苗、丝裂霉素及其他抗癌药物膀胱灌注等,均有一定的效果。


  个人认为经尿道膀胱粘膜电切术手术成熟,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对患者创伤小,可反复操作,安全性高。经尿道电切术时注意在病变部位的黏膜电灼时要反复2~3次,烧灼彻底,靠近输尿管口的病变可采用电切至浅肌层,防止出现输尿管口狭窄,术中止血要彻底,防止继发出血。


  术时注意在电切时切割不宜过深,防止膀胱穿孔及损伤盆腔大血管,特别在三角区及膀胱颈部创面裸露引起尿液刺激使膀胱不稳定导致尿频、尿急血尿等不适。电切时膀胱不宜过多充盈,一般充盈150~200ml,过多充盈膀胱易变薄、易穿孔。


  并发尿道肉阜者行尿道肉阜切除术,并发膀胱颈部抬高者行膀胱颈部电切术,并发膀胱结石者同时行大力钳碎石,并发前列腺增生者行TUVP术,并发尿道狭窄者行尿道扩张术。而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黏膜剥脱术等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多,且仍存在术后腺性膀胱炎再复发的可能,目前多不采用。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价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它包括病因治疗和膀胱内局部病变的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本病与膀胱黏膜慢性刺激有关,治疗之所以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仅注意了“腺性膀胱炎”这一病理诊断,而没有进一步搞清楚病因。


  治疗往往是针对病理诊断而没有针对病因。多数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继发性病理改变,其后面可能隐藏着许多病因,不为人们注意。只有针对病因,消除慢性刺激因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首先应消除病因如感染,梗阻及结石等慢性刺激因素,单纯抗感染治疗往往疗效不理想。女性患者应注意有无尿道肉阜、处女膜伞、尿道外口畸形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