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药物治疗的那些事儿,你值得收藏
2019年02月27日 84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发作前常有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半侧面部和肢体麻木等先兆,发作时伴有心率加快、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约33%的偏头痛患者,在发病前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先兆症状。
本病中年女性多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多发生在儿童或青春期,中年时期达到发病高峰,而在绝经之后逐渐减少。往往是门诊头痛就诊的第一位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偏头痛药物治疗的那些事儿!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偏头痛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前驱期症状、头痛急性发作期,部分伴有典型先兆。常见的前驱期症状包括打哈欠、情绪改变、对光和声音变得敏感、疲劳感等,多发生于头痛发作前数小时内,甚至延续到头痛发作后。
先兆症状包括视觉障碍,如视物模糊、闪光等;感觉上的改变,如偏侧肢体麻木等;语言障碍、眩晕。皮肤异常性疼痛也是偏头痛发作的常见临床表现。
偏头痛急性期治疗
偏头痛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快速止痛、减少头痛的再发作,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研究表明,解热镇痛药对于轻、中度偏头痛患者和既往使用有效的重度偏头痛发作的患者,可作为一线药物首选。部分偏头痛患者加用NSAIDs或单独服用NSAIDs可能是有效的。
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萘普生、双氯芬酸钠等。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不建议单独使用,可联合利扎曲坦和曲马朵等。偏头痛患者发作时,胃肠蠕动会减弱,可出现恶心、呕吐,因此,在服药期间同时联合止吐药效果更好。
双氯芬酸钠疗效和口服舒马曲坦相似,特别是改善恶心等偏头痛伴随症状优于后者,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
需要注意的是,NSAIDs长期使用有胃肠道反应、出血危险以及肝肾损害。对于有胃溃疡的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以免加重病情,引起胃出血。布洛芬少数患者会有头晕、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2
麦角胺类药物
麦角胺具有药物半衰期长、头痛复发率低的优势,适合于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但很小量的麦角胺类即可迅速导致药物过度应用性头痛,故需要限制药物的使用剂量,不推荐常规治疗使用,因其安全性较曲普坦类低,故只作为二线选择。
常用药物有酒石酸麦角胺、双氢麦角胺以及麦角胺咖啡因。有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缺血性心脏病、严重高血压、脑卒中、甲亢患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不良反应为恶心、眩晕、嗜睡、感觉异常、麦角胺类中毒等。
注意事项:
(1)长期大剂量服药可见肌肉疼痛、心前区疼痛等。
(2)注意:长期服用药物突然停药,可出现反跳性头痛。
(3)长久使用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4)败血症及有感染者,冠心病、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孕妇禁用。
3
曲普坦类药物
这类药物可控制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发作。曲普坦类药物在头痛期间的任何时间应用均有效,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但不推荐先兆期使用。
与麦角胺类药物比较,曲普坦类治疗24小时内复发率高,若首次应用有效,则复发后使用仍具有疗效;反之,通过改变剂型和剂量可能会具有一定疗效。
注意:当偏头痛患者对一种曲普坦类药物无效,不代表对所有都无效。
常用的药物有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那拉曲坦、利扎曲坦、阿莫曲坦、依来曲坦、夫罗曲坦等。
这类药物对患有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和椎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外周血管病、未控制的高血压、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不良反应为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脑出血、脑梗死等。
偏头痛预防性治疗药物
1
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治疗指征
存在下列情况时,应与患者沟通是否使用预防性治疗:
(1)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发作频率达到2次/月以上;
(3)急性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药物;
(4)存在长期或频繁的先兆症状,或为偏头痛性脑梗死、偏瘫性偏头痛等;
(5)连续3个月急性期治疗,平均每个月6~8次以上者;
(6)头痛发作持续时间达72小时以上。
2
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配合规律的生活作息及规律饮食等,特别是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咖啡因,对治疗偏头痛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