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您如何对待才算正确?

2018年08月06日 593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鼻骨是人体面部最突出的部位,结构菲薄,受伤时极易造成骨折。鼻骨骨折的病因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如运动时有意或无意的外伤、斗殴、交通或工伤事故等,此外,小儿扑跌时鼻部或额部着地等也可引起鼻骨骨折。由于暴力作用的情况不同,鼻骨骨折的程度亦不同,因而会表现出各种骨折类型,严重者累及鼻中隔(如图)。其临床表现轻者仅仅为外观歪鼻的畸形,严重者还伴有功能障碍——鼻通气不畅。
鼻骨骨折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及CT检测等能够做到早明确诊断。一般认为在伤后2小时~3小时内,局部软组织尚未肿胀前及时治疗最好。如局部已明显肿胀、淤血,无法检查处理时,虽可等候其消肿,也应尽量争取在伤后7天~10天内复位处理。如超过2周以上,局部骨痂、瘢痕形成,已发生错位愈合,则复位困难。具体治疗原则与方法如下:
一、闭合性鼻骨骨折复位法,适用于早期骨折。
1、鼻外复位法
  适用于向内塌陷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麻下用套有橡皮管或裹有油纱布的骨膜分离器,插入鼻腔内,使其前端伸到鼻骨骨折处,将内陷的鼻骨骨折片向前外方推动,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在鼻外侧辅助复位。复位后鼻内外分别作固定。
2、鼻内复位法
  适用于向侧方移位或塌陷的鼻骨骨折。在局部浸润麻醉及鼻粘膜表现麻醉下,借用鼻骨复位钳将塌陷或移位的鼻骨复位,伴有鼻中隔脱位者也同时给予矫正复位,复位后鼻内外分别作固定。
二、开放式复位,适用于任何鼻骨骨折包括闭合复位不成功或陈旧性鼻骨骨折。
1、内窥镜辅助下鼻内小切口复位法
麻醉后在患侧鼻前庭与粘膜交界处作小切口,分离暴露骨折部位,分离鼻骨上、下面的骨膜,借助内窥镜直视下将骨折复位或重新骨凿断、抬起、修整,用特制小夹板作固定,缝合创口。鼻内外分别作固定。
2、鼻小柱蝶形切口法
麻醉后在鼻小柱下段作倒V形切口,分别向两侧前鼻孔内缘延伸作弧形切口形成蝶形状切口,分离组织达鼻骨下缘,切开鼻骨骨膜,分离鼻骨上、下面的骨膜,充分显露鼻骨,观察鼻骨下塌、歪斜及畸形愈合等情况,进行重新骨凿断、抬起、修整。伴有鼻中隔明显偏曲及下鼻甲肥大者,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整复外鼻,使鼻梁居中,将双侧鼻背对称。伴有鼻尖偏斜者,调整缝合双侧鼻翼软骨内侧脚及鼻中隔软骨的前部,矫正鼻尖偏斜,调节鼻尖高度。缝合创口后,鼻内外分别作固定。
三、鼻骨骨折手术后注意事项
1、鼻内填塞之纱布会有止血作用,请勿自行取出。
2、鼻内填塞纱布会暂时堵住鼻泪管,故会有眼睛泛红及患部肿胀之现象。
3、术后有些血水渗出,若有大量出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4、鼻骨骨折复位术后可采用半坐卧式,以减少肿胀及促进血水流出。
5、出院后应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合及骑单车,以避免再度受伤。
6、术后4周内不戴眼镜、睡眠时必须戴鼻外夹板作保护。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 主任医师 叶信海。叶信海,男,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际颅面外科会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分会-颅面外科学学组全国委员,上海市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擅长疾病:重睑术、去眼袋、去皱纹、上睑下垂矫正、义眼手术、眼眶骨折修复、眼眶眼睑肿瘤术后畸形的修复、眼睑内翻外翻矫正及鼻泪管阻塞治疗;在眼眶病领域;眼眶外伤、炎症及肿瘤的诊治;歪鼻、鞍鼻、短鼻、鼻中隔偏曲等矫正; 面瘫治疗、颅面畸形修复、面部轮廓塑形、面部微整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