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脑瘤患者手术康复后亲自写下两千字感谢信!

2022年08月18日 35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21年11月12日做脑瘤手术的聂女士,出院后就做好了锦旗,没想到由于疫情影响,一直到近期才特意到赵天智主任门诊送上这面早该送到的锦旗,表达诚挚的感谢!

  在赵天智主任的工作站,分享了自己的治疗经历,她是这么说的:

  我是2021年11月12号入院做手术的患者聂**,感谢贵院神经外科的赵天智医生、薛亚飞医生、张医生及团队全体工作人员和护士站的同志们。感谢你们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让我手术非常成功,最后康复出院。

  首先说赵天智医生——

  初闻赵医生,是2019年经朋友介绍去唐都医院看病,听说他医术非常高明,病人送他外号“一把神刀”。后来上网一搜,发现他多次在全国脑瘤手术比赛中排名第一。读毕,我便对“赵天智”这个名字肃然起敬!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试拨了他的电话。我估计,外科医生都很忙,他们一般很少接电话,多半是打不通的。没想到,我竟然打通了。我心里一阵狂喜。当我把我的求医诉求给他说了之后,我以为他要让我排队挂号,一般都在一周之后才能看上病。没想到,他竟然让我直接把片子提到住院部,他抽空给我看一下。那一刻,我竟然热泪盈眶。我知道,那是感动的泪水。没想到,他没有一点架子,竟然如此亲民。

  后来因为孩子高考的原因,我不想当时做手术,就又找他咨询。他同样很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

  去年暑假,我去云南旅游。高原反应引发心慌,气短,四肢无力,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我又三番五次给他打电话。他同样非常耐心地给我解释,从不厌烦。直到现在,我在手术康复的过程中,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咨询,他每一次都会回复我,作为主任医生,显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今年做手术之前,我思想负担很重。因为两年前,在某兄弟医院找过一个医生咨询,这个医生说,如果做完手术之后,头上的水肿会更加严重。就需要第二次做开颅手术。这两年,我一直有这个思想负担。我这个小脑袋,若短时间开两次颅。我不知道,还有几天活头。所以,当我10月份把自己的这个担心在给他说了之后,他告诉我,不用怕。不需要第二次开颅,手术后,短时间内水肿会严重。但时间长了会自行消散。听到他回复的这几句话。我兴奋地放声大哭,我忍不住反复听了好多遍。那一刻,我心中的压了两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我终于可以轻松上手术台了。我知道,他的医术很高明,他一定会给我把手术做好。

  果不然,我的这次做手术,他做得非常成功,不仅肿瘤切除得非常干净,而且也没有输血,这在北京某医院都是没有把握的事,他竟做到了百分之百。我和家里人非常满意,也非常感动。病友、家里人和朋友们都说他是神医。对他崇拜极了。因为他就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高大英俊、玉树临风、学识渊博、医术高超、又有仁爱之心。大家都说,完全可以凭脸吃饭,他却偏偏要才华惊人,凭本事吃饭。我同病房的大姐原本不是他的病人,也对他崇拜不已。他真的是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或者说,他就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白衣天使。救苦救难的。最后赠赵医生一首诗,以表敬意。

  赠赵天智医生(新韵)

  玉树临风潘岳貌,

  天生睿智赵家兄。

  杏林春暖花香溢,

  妙手回春扁鹊生。

  刀剪镊钳飞转换,

  手术台上又三更。

  汗流浃背回家去,

  杨柳依依送晚风。

  再说说说的的主管医生,第一次见他,印象最深的是陕北的口音和干净爽利的气质。虽然没有浓眉大眼,但双目炯炯,眉宇间有一股英武之气,好像邻家的兄弟一般的亲切,和善。

  这次手术,住院两次。第一次住院,因例假提前只住了一天,又要办出院手续。手续非常麻烦。所以我一次又一次给他打电话。他从不厌烦,很耐心地指导我办这些手续。

  第二次住院,从入院床位到手术前的反复咨询再到手术后的开药、查房及各种咨询,他都耐心帮忙解答。除过手术时间,他的电话都是可以打通的。后期伤口处理,他同样耐心周到。有一次,他听说灞桥区出现了一例疫情患者,他立即打电话告诉我,提前做好核算。可以说,他永远都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医者仁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