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你吃对了吗
2022年12月04日 8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膏方是什么
(一)膏方具有悠久的历史
膏方,又叫膏剂,是一种特色中医剂型,属于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其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效用独特,如滋补强身、抗衰延年、纠偏祛病等,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谈起膏方,在我国的应用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据目前研究发现,早在秦汉时期已有膏方的记载,先秦古书《山海经》中曾记载使用膏方外搽皮肤,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最早记载膏方治病的医书,这个时期的膏方多使用动物脂肪加工制作治疗外科,伤科疾患,常被称之为外用膏方,《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中同样有对膏方治疗内外科疾病的记载,此时内服膏方被称为“煎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膏方作为一类中医剂型被正式记载,《神农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提到““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汤者,宜服酒者,宜服膏煎者”,而膏方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向内科疾患延伸。而到了唐朝,膏方已经从治疗疾患向滋补强身等方向扩展,其中药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记载的地黄煎,由地黄,茯神,知母,地骨皮,生姜,石膏,麦冬等药物组成,主要功效在于养阴清热,另载金水膏可以养阴润肺,止咳化痰。到了宋金元时期,内服膏方基本以“膏剂”之名记载,此时的膏方运用在治疗疾患和滋补养生两方面并重,如我们部分较为熟悉的“茯苓膏”“龟鹿二仙膏”“琼玉膏”都是在这个时期被创制出来的,而且当时的制膏流程已与现代极为相似,其中要求有“膏成滴水状凝结不散”目前仍被作为膏方规范制作的标准。而到了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对膏方治病机理,应用方法等理论方面的系统总结,其中服用膏方在清朝官府及宫廷中颇为盛行,此时的膏方服用已经扩展至各科多个病种,并不仅仅局限于冬令时节服用,所以目前传世的清代医书中可见到众多膏滋名方。而到了民国时期,膏方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延展,其补虚调养、健体延年的功效被大众所接受,晚清时候就在江浙一带形成冬令进补膏方时尚,民国时候更是广大民众保健治病的首选,尤其是冬令膏方,而膏方功效与作用、制作与加工、服法经验、禁忌、治疗常见病证等内容被详细阐述,膏方理论正式确立,其中代表性医家就是我们海派名医丁甘仁先生,在膏方应用中辨证细腻,论述精辟,理法方药十分严谨。进入新世纪以后,膏方由南向北,逐渐扩展应用至全国,不过目前仍以南方为主。
(二)膏方分内服膏方和外用膏方
膏方分为外用膏方和内服膏方,其中外用膏方多用以治疗疮疡、皮肤等外科疾病为主,但也可以通过内病外治,用于治疗多种内科疾病。例如近代临床对哮喘、腰腿痛、肺气肿等病症,亦常用膏方贴敷进行治疗,以达到平喘、抗炎,化痰等效果。内服膏方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疾病性质,按照君、臣、佐、使原则,选择单味药或多味药配合组成方剂,并将方中的中药饮片经2~ 3次煎煮,滤汁榨渣,加热浓缩成清膏。再加入某些辅料,如阿胶,饴糖、冰糖、蜂蜜等收膏而制成的一种比较稠厚的半流质或半固体的制剂。内服膏滋方分为以下几类。
1、清膏指将中药材经过2~3次浓煎并加热浓缩得到的较稠黏的液体状的膏剂,一般不加辅料,适合胃肠吸收功能较差、食欲缺乏及糖尿病患者,相当于中药浓煎剂。
2、荤膏指膏滋方中,除中草药之外添加了阿胶、龟甲胶、鳖甲胶、鹿角胶等动物类胶质辅料而熬制的膏滋方。
3、素膏是指膏滋方加工时用糖或蜂蜜等辅料而不用动物胶而收制的膏滋方。所以又有“糖膏”“蜜膏”之不同。
4.成品膏方是选用一些疗效确切的膏滋方方剂,由药厂成批生产加工成膏滋,作为中成药商品在药店进行销售。这些膏方的组成内容大多比较简单,制成膏滋药后,提供大众对症选用,如益母草膏、二仙膏、枇杷膏。
5.定开膏方是医生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辨证处方,做到一人一方,“量体裁衣”,由医院药房定制加工制成膏方,每一剂膏方只适合患者本人服用。临床膏方又称“定制膏方”。
二、膏方的作用
(一)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膏方中的补益药物大多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这是膏方扶正培本的基本药理作用之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增强外周白细胞数量,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如人参、黄芪可使人体白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升高,党参、白术、熟地黄、白芍、枸杞子、鹿茸、补骨脂、女贞子等对抗癌药物环磷酰胺所致白细胞减少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灵芝亦能明显增加正常人及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
2.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人参、西洋参、刺五加、党参、黄芪、白术、当归、淫羊藿、枸杞子等药物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作用,尤其是补气药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黄芪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干扰素诱生能力。
3. 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冬虫夏草及人工培植的北虫草菌丝能增强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加强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人参、银耳、五味子、补骨脂可提高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率。
4.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膏方中多数补益药不但能够促进细胞免疫,而且也能增强体液免疫,刺激抗体的生成。正常人和患者服用黄精、仙茅、白术,枸杞子,女贞子均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补阴药物如鳖甲。玄参。北沙参、都能延长抗体活性时间。
(二)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
(三)增强内分泌调节功能
(四)强壮,健脑益智
(五)养颜美容
(六)调节人体应激能力
(七)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栓,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
(八)调整消化系统功能
(九)抗肿瘤作用
(十)降低三高
(十一)保肝护肝,延年益寿,明目聪耳,止汗,调经等。
三、膏方的适用人群
中医学从《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及如何提高生活时质量。膏方对于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
(一)正气虚弱之人
膏方的滋补调养作用比较全面,比较缓和,一般适合于慢性虚弱性病症,从本论治,缓缓奏效,对于正气虚弱之人采用膏方调补,必须辨证施治,量体裁衣,一人一方,针对性才明确。根据不同的正气虚弱类型予以相应的补虚膏方。如气虚证用补气膏方,血虚证用补血膏方,阴虚证用补阴膏方,阳虚证用补阳膏方。但由于人体气血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在病证中也常相互影响,互相兼见。如气虚和阳虚表示机体功能的衰退,阳虚证多兼见气虚,而气虚证也易导致阳虚。阴虚与血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阴虚多兼血虚,而血虚也易导致阴虚。因此,膏方中的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配伍同用,所以气血双补,阴阳双补,或气阴同补,均为常用之法。
(二)正虚有邪之人
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多见,从疾病发展过程的邪正消长来看,既有正虚无力抗御病邪,致邪气内侵,也有邪气留恋日久难去,导致正气耗伤,造成正虚和邪实并存的局面,邪正相持,虚实并见,疾病缠绵。这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最为多见。此时,可使用配伍合理、正邪兼顾的膏方进行治疗,既可通过扶助正气以祛邪,又可通过祛邪气以扶正。例如,通过补气健脾可促进食积、痰浊、水湿的排除;反之,通过消食、化痰、祛湿可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因此,对正虚邪实的复杂病证,辨证选用膏方可达到全面兼顾的目的,这是任何现成的保健品和单味中药所不能完成的。
(三)亚健康状态之人
健康是“第一状态”,疾病是“第二状态”,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既非健康也非疾病者称为“第三状态”。这种“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指无明确的躯体和心理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疾病,但经现代化仪器或专科医生的诊断均达不到疾病的标准。在这种状态时,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转变为疾病。亚健康状态涉及到躯体心理,精神,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最常见于长期疲劳,反复感冒,四肢发凉,畏寒怕冷,精神抑郁,焦虑,睡眠不佳,头晕,心慌,耳鸣,视力下降,食欲减退,排便困难,超重,低体重,血压升高,血脂偏高等。
(四)体质偏颇之人
中医将人的标准体质分为10种,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各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体质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生命体验。其中除平和体质不需要运用膏滋方调养之外,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9种体质均具有可变性和可调性,可以通过心养、神养、形养、术养、食养、药养、居养等方法来顺应体质的稳定性,逐步优化体质的特点,改变体质的不良变化,纠正体质的偏颇,减少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体质的变化可以决定健康的变化,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中医膏方便是体质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五)健康无疾之人
健康无疾之人是否需要进补?一般来说,年轻体壮之人可以不用进补。但从强身防病的角度来看,服用膏方尤其在冬季短时期服用定开膏方也未尝不可。因为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人之有生乃禀受之于父母的精血,体内的阴阳气血虽与生俱来,但亦需得到后天营养物质的不断充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中年以后,精气会因日常操劳、繁重的工作与学习、过度的思虑等因素而逐渐耗损,每个人之所以有生老病死,与此有关。如能酌情使用膏滋方调养可延缓人体精气的耗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事实证明,健康无疾之人根据各自的体质特点与短期的精力不足情况服用适宜的膏滋方,通过补气养血或滋阴壮阳,强身健体,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增进食欲,改善睡眠,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
四、冬令服用膏方的优点
膏方一年四季均可服用,相对于夏季膏方偏于“清补”,冬季膏方偏于“温补”且效果更佳。按照《黄帝内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冬季阳气潜藏,人类要顺应自然,藏精纳气,此时服用一些滋补药物,将有利于藏精纳气,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广大农民春夏辛勤耕耘,秋季忙于收获,冬季农事已毕需要休养生息。冬令天寒地陈,生物潜藏蛰伏。人们则家家丰收,也有条件增些营养、进些补品,贮藏些精力,以备来春劳动之需。富贵人家则请医生开药方,熬膏滋药,寒冬腊月,久存不腐,每日服用。另外,《黄帝内经》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说,通过膏方滋补,养精蓄锐改善体质。所以俗话有“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之说。
五、膏方的服用方法
膏滋的服法可分为冲服、调服、噙化3种。冲服,即取适量膏滋药,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人,搅匀使之溶化后服下;调服,即把胶质稠黏难化的膏滋方加黄酒或汤药或开水用碗、杯隔水炖热,调匀后服下;噙化,也称含化,即将药膏含在口中溶化,慢慢咽下,以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喉炎可用此法。服用膏方的时间有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等几种。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膏滋药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内服,心、肺等病的膏药一般在饭后30分钟服,养心安神的膏滋方宜睡前服。服膏滋药的剂量要根据病情或身体情况及药物的性质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服1汤匙(20~30g)病情较重、体质较强的人,剂量可稍大一些;病轻者或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用量宜稍小些;有滋补作用、药性较平和的膏方,用量大些;含药性剧烈的膏方,用量宜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服膏滋期间,如遇伤风感冒、伤食、腹泻等情况,应暂时停服,等上述急性疾病治愈后再服膏方。服膏方阶段,应注意忌口,如膏方中有人参时忌食萝卜、莱菔子、红茶、绿茶等,阳虚便溏畏寒者忌生冷食物,阴虚便秘、潮热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六、服用膏方注意事项
1.服药时感冒,突发急性疾病,或服用膏方后舌苔厚腻者,应暂停服用。宜选用汤剂以理气和中,运脾化湿,用汤剂治疗
2.患者服用膏滋方后自觉不适,如腹胀、食少,应分析原因,此时应减量服用膏方,可同时配合运脾化湿方,以帮助消化。
3.服用膏滋方后若出现腹泻,应考虑膏方是否过于滋腻,或含有通便作用的药物,可减量并改为饭后服用。必要时停服,另以健脾助运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调理,俟消化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服用。
4.服用膏方后出现“上火”现象,如牙龈、鼻腔出血,面赤生火,应分析患者是否属热性体质,膏方是否过于温燥,宜减量服用,并可用清热泻火中药煎汤代饮,冲服膏方。
5.某些膏方的中药,如何首乌、补骨脂、川楝子、黄药子等,对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容易引起肝功能异常,故长期服用出现食欲减退、目黄或有药物性肝炎病史者应注意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生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
6.服用膏方后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状,应立即停药,做相应处理。
7.服药期间,如遇大不便不通、小便不利、热性疮疡红肿热痛等邪气壅实、闭阻不通、实热内盛时应暂时停服膏滋药。
七、膏方的保存
一料定开膏方,一般可服用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容易霉变,霉变后便不能再服用,不仅中断了治疗而影响疗效,还会造成金钱和药材的浪费。所以,膏药的正确保存显得十分重要。
(一)膏方存放的容器
存放容器既要清洁又要干燥,不能留有水分。如果容器是陶瓷、玻璃类,可以采取洗净后小火烘干,也可采用洗净后用微波炉烘干消毒的方法;如果容器为有机材料类,可以在洗净后沥干,然后放在消毒柜中消毒,或用微波炉稍稍加热烘干水分;如果容器属于金属材料,可以在洗净后沥干水分,用红外线消毒或用小火烘干水分。熬好的膏滋药忌用铝锅、铁锅作为容器存放。
(二)膏方的分装
不应该将一料膏方全放在一个容器里,近期先服用的部分应该另外分装,暂时不吃的部分要密封好,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或冰箱中。南方天气比较暖和,膏方容易变质,最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近期要服用的膏方,也要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要避免受热受潮,并要避光防晒,因为膏方受热、受潮更容易变质,暴晒之下某些有效成分也会丧失而影响质量。目前有袋装膏方,将充分改变传统的几百克一大罐所带来的服用、携带和储存的不便,可用于有辅料的膏滋药、块式嚼服型膏滋药,一般先装入塑料袋,外加纸盒包装。由于携带方便,使外出的人吃膏滋药不再成为难事,而且也利于膏方的保存。
(三)膏方的取膏用匙
先要将取膏汤匙洗净、烘干、消毒。汤匙若没有洗干净,或者汤匙上沾有水分,水分沾入膏药中,或者边吃边取,不注意清洁卫生,细菌就必然因此而带入膏方中,膏方很容易发生霉变。取膏汤匙应固定专用,不要更换。
(四)膏方的保管
如遇冬令气温回升,可隔水高温蒸烊。
八、膏方常见误区
(一)膏方不适合实证患者
单纯认为膏方是滋补药是有失偏颇的,膏方也能祛邪疗疾,治疗实证,在膏方中配伍使用攻邪药与滋补药,攻补兼施,临床疗效显著
(二)膏方服用前必须要吃开路方
“开路方”又称“探路方”、“开路药”,是指医生在正式开出或服用膏方药之前,先服用一段时间的汤剂“开路方”或“开路药”。开路方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祛除病邪,使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趋于缓和,可以接受膏方的治疗或滋补。二是用开路方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状况,为患者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膏方创造条件。三是通过开路方了解患者对辨证方药的适应情况,进行试探性的调补,摸索一下是否对症?患者服后反应如何?这也可称之为“预试验”,或称为“小样”,等正式开出,熬制成膏方后,辨证会更准确,调补会更对路,效果也自然会更理想。开路方大多采用中药汤剂,一般需提前服用2周左右,药物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或滋补,或攻补兼施,或祛邪治病为主。是否所有的膏方都需要先服“开路药”呢?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不需先服开路药。
1.病情简单明了,证候单纯、兼夹症状不多,辨证明确的患者可以直接拟定膏方。
2.一些老病号,已经过数次复诊,病情已经好转,且不反复发作,趋于稳定,或已进入恢复期的患者,可以在以往了解的基础上直接开出膏方。
3.通过望、闻、问、切或理化检查,对辨证选用膏滋方有把握时,也可不先服开路方,直接拟定膏方。
4.对需要通过膏方来进行养生保健的亚健康状态者,如果目的明确,也可直接拟定膏方。
(三)糖尿病人不适合服用膏方
糖在膏方中是重要的辅料。一般膏方加工的最后一步程序就是加人糖收膏。糖在膏方中主要起调味的作用,使膏方口味甘甜,容易被服用者接受,同时也有一定补气养胃和帮助收膏的作用。糖的种类有多种,包括白砂糖、赤砂糖、白绵糖、冰糖、饴糖、蜂蜜等。各种糖在品质和功效上有所差异,应根据辨证需要,在膏滋方配伍时单用糖或者单用蜂蜜,或视需要糖与蜂蜜并用。对于一些需低糖摄入的特殊人群,主要是糖尿病与肥胖症患者,处方时不宜用糖,可选择一些低热量的甜味剂作为替代糖。市场上常见的有元贞糖等糖尿病用糖以及商店中销售的甜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等天然物提取制剂或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甜味剂的加入,可以增加膏滋药的甜味,但不会提高血糖的水平。在膏方加工时适量加入甜
味剂替代部分蔗糖,或替代全部蔗糖,可达到矫味的效果。
九、可用膏方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二)支气管哮喘
(三)肺结核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
(五)间质性肺病
(六)支气管扩张稳定期
(七)反复感冒
(八)慢性咳嗽
(九)慢性咽炎
(十)过敏性鼻炎
(十一)肺部结节
(十二)肺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