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必看)的健康指南
2020年12月07日
147人阅读
特发性震颤(必看)的健康指南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统称,中医学讲疾病是由邪气所引起。那么什么是邪气呢?“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是指自然和生命过程中的各种运动方式。自然和生命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都被称做“邪气”。如外邪指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状态,内邪指寒、热、虚、实、燥、湿等生命过程中各种运动方式的失和状态。这里指的是运动方式、相互关系、失和状态,而不是指具体的物质性致病因素,以及其所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西医学所谓的病因和病理。当然,中医学也并不排除对物质性致病因素的认识和描述,但这里说的只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一)中医治病,需要医生和患者本人见面,当面给患者号脉,查看患者舌头,有时甚至需要对患者腹部、腋窝、腹股沟、锁骨等部位进行探查,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和治疗史后,才能给患者处方用药。理想状态下,一次诊疗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复杂病情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的医患当面交流才能完成。(二)中西医理论体系完全不一样,不能通过西医的检查报告来直接开处方,但是西医的检查报告对中医诊治疾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患者在就诊中医时,可以带上自己的各种检查报告,供医生参考。(三)中医诊治疾病,需要和医生频繁沟通,了解服用后的反应,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调整处方一次。有些患者找中医开了一张处方后,再不与医生联系和沟通,也不复诊,这样做是很不对的。尤其是慢性病要经常找大夫调方,与您的中医大夫要保持沟通,对您的疾病的恢复很有好处。什么是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唯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病人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也可以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近些年来中医药诊治特发性震颤,主要采用:益气养血熄风、滋补肝肾、熄风止颤、活血化瘀、通络熄风等这几种方法。这些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去调整,而“泻火解颤汤疗法”根据以上几种方法总结而出更加贴合特发性震颤。注意事项避免吃一些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对于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温性食品和饮品,以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物,应该少食和少饮;可起到调理效果。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还适宜吃些如莲子、茯苓、蚕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