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史及症状有哪些?

2021年04月26日 82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由于神经控制机制出现紊乱而导致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通常需在存有神经病变的前提下才能诊断。根据神经病变的程度及部位的不同,神经源性膀胱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此外,神经源性膀胱可引起多种长期并发症,最严重的是上尿路损害、肾功能衰竭。

  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外周神经系统因素;感染性疾病;医源性因素及其他原因。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病史

  1、详尽的病史采集是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首要步骤。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知道自己患有神经系统疾病,除此之外还应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内容。

  2、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史:如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等发育异常疾病。

  3、代谢性疾病史:如糖尿病史,注意询问血糖治疗及控制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4、神经系统疾病史:如带状疱疹、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脊柱脊髓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

  5、外伤史:应详细询问自出生至就诊时外伤(尤其是脊髓损伤)的时间、部位、方式,伤后排尿情况及处理方式等。

  6、既往治疗史:特别是用药史、相关手术史,如神经系统手术史、泌尿系统手术史、盆腔及盆底手术史、抗尿失禁手术史等。

  7、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调查:了解吸烟、饮酒、药物成瘾等情况,评估下尿路功能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干扰程度等。

  8、尿路感染史:应询问感染发生的频率、治疗方法及疗效。

  9、女性还应询问月经及婚育史:初潮年龄可能提示代谢相关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常出现的膀胱储尿、排尿功能失常,同时伴随着32.5%的尿路感染并发症,所以相当大的一部分患者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并未率先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而目前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改善排尿问题趋于正常,最大限度地避免尿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神经源性膀胱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和肾功能减退或衰竭。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鉴别

  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

  2、下尿路和上尿路功能障碍以及泌尿系并发症的诊断(包括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和盆底电生理检查);

  3、其他相关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断。

  1、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尿路症状(LUTS):症状开始出现的时间非常重要,可为分析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因果关系提供依据。LUTS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和排尿后症状。上述症状推荐以排尿日记形式加以记录。

  膀胱感觉异常:如有无异常的膀胱充盈感及尿意等。

  泌尿系管理方式的调查:如腹压排尿、扣击排尿、挤压排尿、自行漏尿、间歇导尿、长期留置尿管、留置膀胱造瘘管等。

  性功能障碍症状:生殖器有无缺损;生殖器区域敏感性;男性注意是否存在勃起功能障碍、性 高潮异常、射精异常等,女性注意是否存在性欲减退、性交困难等。

  其他:如腰痛、盆底疼痛、血尿、脓尿等。

  2、肠道症状频繁排便、便秘或大便失禁;直肠感觉异常、里急后重感;排便习惯改变等。

  3、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神经系统原发病起始期、进展期及治疗后的症状,包括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肢体痉挛、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精神症状及理解力等。

  4、其他症状如发热,以及血压增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