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热文《托人看病要注意的那些基本礼仪》后,论看病非得找熟人吗?

2019年02月22日 819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者 | 干玎竹
来源 | 搜狐健康
去医院看病,很多人都想托熟人找关系,感觉有了关系,才能看到最好的医生,医生才对自己最负责,自己才能安心。这种就医的观念和习惯,真的会让看病的过程变得更好吗?
搜狐健康随机采访了我的医生同学,小张。小张是北京三甲医院的小医生。平时,老家人有什么头疼脑热的都找他,他查资料、找文献、问问同事,勉强还能对付。某天下午,小张接到舅舅打过来的电话。
“小张啊,舅舅最近眼睛老难受了,迎风流泪,痒痒,看不清楚,拖拉机都不敢开了。在老家拖好几天了,也不见好,明天能上你那儿找个最好的专家看看吗?”
虽然在医院工作,小张自己还没看过病呢,眼科号到底多难挂,他也不太清楚。小张有些为难,但亲舅舅开口,硬着头皮也只能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小张赶紧上网查,普通号还有,但专家号都被预约完了。大医院有几千名员工,而与小张有交集的也就是本科室的十几个同事,根本不可能像舅舅想的那样,可以各个科室平趟,尤其主任更是一号难求。小张心里七上八下,普通号医师都比较年轻,舅舅会不会觉得我不出力?舅舅大老远来一趟,那只能明天去门诊求主任加号了,希望主任心情好。
第二天清早,舅舅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小张专门请假半天,带着舅舅去看眼科。主任正在出诊,诊室关着门,外面水泄不通地围着候诊者。好不容易门开了,小张快步上前,门口的大妈却把他怼了回去,“我们排着队呢小伙子,叫号牌上下一个是我。”
小张有些讪讪,左等右等,趁患者终于少点儿了,才进了主任的诊室。主任看是本院的,没说啥,就给加了个号。
挂号,交费,接下来又是排队。大医院用的是电子叫号系统,没办法插队,加号照例是最后看的。等排到已经12点多了,辅助的检查科室都下班了,主任下午又要回病房手术。于是主任快快地问诊查体,就开几支眼药水,让舅舅回家养着了。
出了诊室,舅舅一肚子不高兴:“专家谱儿真大,等了一上午,几句话就说完了。开的药跟我们村医给的也没什么区别。”
舅舅说完就走了,留下两边都不是的小张。
看病找熟人,图的啥?
学者姚澄在《熟人社会中托人看病现象之初探》一文中对132名患者和1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他发现,托关系看病主要有4方面原因:1.对自己占有了超过平均社会资本的一种社会认同;2.医患信任缺失,导致病人需要通过受托人,才能找到可以信任的医生;3.方便自身就医行为,减少就医过程的时间成本;4.希望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那托熟人找到了医生,就一定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吗?
对患者来说:
1.不挂号、插空看=没病情记录。这种情况下,医患关系没有确认。一旦出现问题,没有任何有效证据。
2.“你帮我看看”式咨询,很难做。见不到患者本人,既没有完整检查报告、又不能查体,医生全凭经验给“建议”。看上去是又快又省钱的捷径,最终是留下诊断不明的隐患。
3.分析病情不客观。一项医生群体调查显示,给熟人看病时,医生要么重视过度,要么容易忽视,较难做到冷静、客观地分析病情。
4.超范围解答。不是所有的医生都“符合你的病”。我明明是慢性咽炎,找一个心内科医生咨询、开点药。TA的建议,我是全盘接受呢还是半信半疑?
对医生来说:
1.影响常规工作秩序。患者在托人走后门的过程中,往往省略了若干正常诊疗流程,可能打破医生的正常、常规诊疗工作。
2.诊疗习惯受限。碍于受托人、患者以及自身面子,医生的诊疗习惯和诊疗自主性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会被削弱。
3.引起医患纠纷。加塞的都进去了,排在诊室门口的患者看得真真的,难保他们不会揭竿而起。因此,熟人介绍来的,应该排在指出挂号患者的后面,不影响挂号者的就诊顺序。
4.合理的劳动付出却得不到阳光下的回报,职业荣誉感和价值感被挑战。那些“你帮我看看/我找你咨询一下”,有多少是“我就问问,咋还要钱呀?”
托人看病,怎样才最顺畅合理?
最近朋友圈热传的北京某三甲医院丁医生在《托人看病要注意的那些基本礼仪》的文章中写道,托人看病最重要的一点是:看病要尊重别人的付出。医务工作者虽然在医院工作,可能与专家有交情,但不管是不是请朋友帮忙,人情都是要还的。包括丁医生自己要去其他科室看病,都要做个答谢,这是基本的礼仪。不能托人看病时,最后搞得熟人搭了时间、人情、最后还得搭礼还人情。
第二,求人的额度不是无限的,所以要珍惜使用的机会。丁医生的原则是好朋友可以帮忙、朋友自己或直系亲属可以帮忙、性命攸关可以帮忙,其他统统不在管辖之列。
第三,托人看病,更要遵守医院的规矩、医生的决策。有中间人介绍,意味着对医生有着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医生也承担了着更大的决策风险和责任。一方面,“医不自医”,即一般认为医生不能去医治自己的家人、朋友,因为感情因素会干扰诊疗思维。另一方面,每天要看大量的病人,还有其他诸多事情要做,总是加入大量的熟人号,对医生来说就更累了。因此,托人看病会让医生工作负荷更重,也更需要托人者尊重医生的时间和安排,相互理解和配合才能看好病。
预约挂号让看病越来越方便,不托人也能很放心
目前,北京市各大医院都已经推出预约挂号,而且医院的大部分号源都是由网络预约挂出的。因此,像小张的舅舅这种病完全没有严重到需要到三甲医院看眼科专家的程度,完全可以网络预约一个普通号。这样,能更早看上病,接受一些辅助检查,医生的诊疗会更精准,问诊、解释的时间也更充裕。小张总结到,下次再看病,他会:
1.找准医生。普通病看普通号,疑难杂症找对专家。即便是同一科室,每位医生也有自己的特长。可以通过医院网站、导医台、患者口碑等找到适合自己的专家,再有针对性地挂号。
2.充分利用预约挂号网络平台。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就有京医通微信挂号、114挂号、医院APP挂号、银行卡预约挂号等多种方式,而每种挂号方式在各医院的网站上都会有详细介绍。预约挂号时,先了解该院的放号时间,尽早预约,成功概率更大。
3.要想得到更充分的沟通,可以挂特需门诊的号。一般特需门诊会限制患者数量,所以在特需看病相对会与医生沟通的时间更长,沟通也会更充分,挂号费会稍贵一些。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好、有更多沟通需要的患者,建议就不要去普通门诊挤来挤去了,可以去挂特需门诊的号。
4.信任自己选择的医生。医生都经过医学院校的规范化培训;行医时,有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等制约;有科室主任、医保办等的督导。绝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开的检查和药物都是有道理的,医生看病也都会一视同仁,不会区别对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