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性激素报告如何解读?
2020年09月25日 98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除了备孕性激素以外,最近有很多四五十岁左右的客户都查性激素6项,化验单给的范围太大,不像血糖血脂,不好判别低还是高,查了很多资料,性激素6项是妇科基本功之一,单位不一样,比如我们用公斤国外用磅来称重一样,还有的就是检查时间也不一样,判别意义就不一样。
性激素检查前要求至少一个月没有服用过任何性激素类药物,比如说用避孕药,以及还有目前为了缓解更年期的激素替代药物比如克林蒙,芬马通。
我们的性激素不能只靠一项检查就能判断异常,应该先查月经期,将它作为基础水平,月经期一般是月经的第3天,也就是所谓的卵泡期。
6项检查中先讲雌激素,基础雌激素一般是小于30pg每毫升也可以相当于110p毫摩尔每升,如果这样可能面临绝经。
月经第3天中雌激素比较低,但是如果FSH或者是LH都低,为低促性腺激素缺乏症,提示病变在下丘脑和垂体,比如说希恩综合症。
如果月经期的雌激素低, Fsh和lh不低反而高,尤其是fsh更高,提示可能卵巢有病变。
如果月经期雌激素不低反而高也不见得是好事,更年期基础雌激素高,可能是储备功能减退的早期提示减退,早期是雌激素高了FSH还不高,比如说雌激素达到165~293pmol/L,如果卵泡监测没有大于10个毫米的卵泡,不管年龄,都提示生育率下降。如果月经期雌激素达到367,即使fsh不高,也基本不可能生育。
孕激素由黄体肾上腺皮质胎盘产生,临床用它来判断有没有排卵,如果月经期大于3.18提示促排卵疗效不良,如果在月经期第22~24天测量p值大于5,提示有排卵。
其次孕激素与黄体功能相关,黄体中期如果p小于10,为黄体功能不全,容易导致月经紊乱,经期提前,如果在月经来潮4~5天,孕激素仍然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不全,会导致月经经期延长。
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均为垂体分泌的激素,两者协同形成黄体并分泌雌孕激素,连续两个周期中基础的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如果升高大于40为高促性腺激素的闭经,原因在卵巢,比如说卵巢衰竭。
下面聊一下卵巢功能异常,如果基础的促卵泡激素,连续两个周期都大于10,间隔大于4周,雌激素又下降了,双侧卵泡的数量少于6个,抗苗勒管激素水平低于0.5到1,提示是卵巢储备功能不良,它是卵巢功能衰竭
一般情况下,FSH升高比LH要早,因此基础的fsh比lh是预测卵泡功能更敏感的指标,即使fsH是正常,若基础的二者比值在2~3.6之间提示卵巢储备降低,,卵巢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