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腺叶切除术的远期预后
2022年05月01日 673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Long-term outcomes of lobectomy for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with high-risk features.
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腺叶切除术的远期预后
原创 滕晓春 李小毅 蝴蝶书院 2021-05-22 12:00
文章来源:Br J Surg
影响因子:5.676
第一作者:Xu S
作者单位: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ical Oncology, National Cancer Centre/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re for Cancer/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China.
虽然没有高级别证据证实腺叶切除术疗效不佳,但不提倡伴高危因素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进行腺叶切除。该研究旨在评估伴高危因素PTC的手术切除范围与其生存率的关系。
研究招募了2000-2012年间连续接受治疗的至少伴有一个高危因素的PTC患者。高危因素定义为:原发肿瘤直径超过4cm、肉眼可见甲状腺外浸润、肉眼多发病灶、淋巴结转移[病理颈侧区淋巴结转移(pN1b)、5个以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队列中手术切除范围与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的关系,并进行配对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2059例伴有高危因素的PTC患者中,有1224例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835例患者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双侧肿瘤发生率(79.4% vs 2.7%)、肉眼多发灶(80.8% vs 32.8%)、双侧颈部转移(30.9 vs 3.3%)显著高于腺叶切除术患者(p均<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93个月,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手术范围与患者DSS无关(HR:1.36,95%CI:0.75-2.48,p=0.310)。将528个病例按1:1进行病例-对照配对后的分析显示,腺叶切除组与全甲状腺切除组患者10年DSS(94.3% vs 95.2%,p=0.323)及无复发生存率(75.8% vs 79.2%,p=0.784)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伴高危因素PTC患者的预后较差无关。
专家点评
由于总体生存预后良好,如何更合理地实施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改善患者生存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即使对于指南治疗意见较明确的高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仍存在手术方式的争论。本研究是一项病例数较多、随诊时间较长的回顾性研究,并且通过对其中病例的配对研究还探讨了不同术式对复发结局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提示:选择合适的高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施腺叶切除术并不会使其预后更差。但是,须注意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腺体全切组纳入了一些“大部切除”病例;复发的评价标准单一;全部病例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未描述;在全部病例的生存分析中,两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腺体全切组病情更重(TNM分期明显高于腺叶切除组);腺体全切患者仅40%接受了放射碘治疗,这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来说可能不足、造成整体疗效下降;随诊时间尚不足够长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结论。另外,更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排除远处转移、高侵袭性亚型的病例可能更容易出现在研究定义的“高危因素患者”中,腺叶切除术对这些病例显然是治疗不足的。因此,临床中需谨慎评估、选择恰当的“高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单侧腺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