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证治裁》理解黄疸的论治

2014年11月03日 79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黄疸的分类,始自《金匮要略》,有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五疸之分。对于黄疸的病机,大多医家认为胆附于肝,为奇恒之府,亦藏亦泄,以通降下行为顺,受肝之余气而藏为胆汁,赖肝之疏泄而排于小肠以助消化,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因寒温失调,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日久煎熬成石,胆汁排泄受阻,贮留而不泄则泛溢肌肤,发为黄疸,日久还可热郁尘火,热腐成脓,热毒内陷而生变症。

       但《类证治裁》里提出:不仅湿热发黄,寒湿亦发黄。阳黄系胃腑湿热熏蒸,与胆汁泄越,上侵肺则发而为黄。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汁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可见林氏对脾胃在黄疸发病中的地位的理解及重视。

       其实历代中医都将黄疸归属于中医脾所生疾病,现代医家可能受西医影响,将黄疸归属于中医肝系疾病。《素问·风论篇》曰:“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金·成无已《明理论》曰:“大抵黄家属太阴,太阴者脾之经也,脾者土,黄为土色,脾经为湿热蒸之,则色见于外,必发身黄也。”清·陈士铎《石室秘录》曰:“黄疸虽成于湿热,毕竟脾虚不能分消水湿,以致郁而黄。”故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

       因此,对于黄疸的辩证论治,林氏亦认为亦应重视从脾胃论治。脾胃中焦,水谷化生之源,脾胃不能运化,则湿邪内生。林氏提出:既分五疸,宜辨阴阳。故分为阳黄及阴黄。辩证论治,以阴阳为纲,湿邪为本。

       阳黄虽由湿热所致,但有热重、湿重之分,应注意分辨。热重于湿者,黄色鲜亮如橘皮色,发热口渴,心烦懊憹,便秘,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而腻,脉弦滑数。湿重于热,黄色欠鲜明,头身困重,脘腹痞满,食少纳呆,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遇到阳黄患者,首先要辨识湿热孰轻孰重,以确定施治的重点。湿热之邪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影响的两种致病因素。湿为阴邪,粘腻重浊,久伤脏腑阳气,损伤功能。热为阳邪,其性燥烈,久伤脏腑之阴,耗损实质。湿与热相互影响,湿郁则生热,热郁则生湿,湿热相助,热炽湿深,日益胶固。湿盛者并非无热,热盛者并非无湿,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辨识湿热的轻重,掌握重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要分析湿热侵犯的部位,以确定祛湿清热退黄的主要途径。湿热交结首先困阻脾胃,中焦枢机不利,上下不得通,阳黄为病,湿热以中焦为主,有湿热偏于中上焦者,有偏于中下二焦者,有弥漫于三焦者。辨识三焦病位目的在于明确祛湿清热退黄的主要途径。故林氏指出:初起宜汗,有食宜消,溺小宜利。小水利,黄自退。利小便是退黄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利小便,黄疸消退较快。若湿热偏于中上焦,除利湿外,尚应注意宣化畅中而散湿,以便从中上二焦化散;若偏于中下二焦,则畅中通利,使之从小便或大便泄利;若弥漫于三焦,则宣上畅中,通利三焦,使弥漫之湿热迅速退却。

       阴黄是由于脾阳不足,湿从寒化,寒湿阻滞。辨识阴黄要注意从阳虚、寒湿两方面分析。在治疗时应注意温中化湿,健脾退黄;方选茵陈术附汤加减,针对脾阳虚弱与寒湿施治,即温阳补虚,又温化寒湿。

       笔者在肿瘤相关所致黄疸患者的辨证论治中,体会到若为梗阻性黄疸者,多起病急,阳黄者为多,辩证多从湿热论治。若为热重于湿者,方可选用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者,方可选用茵陈五苓散;若为肝癌肝功能衰竭者,肝细胞性黄疸者,往往其病日久,脾胃受损,脾阳不足,湿从寒化,寒湿阻滞,发为黄疸,故多为阴黄,治宜兼脾胃和胃,温化寒湿,方可选用茵陈术附汤加减,均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