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毒 两处作祟
2019年11月21日 82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盼望着、盼望着,处暑节气到了,秋天近在眼前了。然而,饱受紫外线、高温、高湿、霉菌以及各种过敏原困扰的皮肤并没有迎来宁静的秋,又一种让人苦恼甚至不寒而栗的疾病———带状疱疹开始蠢蠢欲动了。原本光洁的皮肤先是隐隐有灼痛感,随后出现痛觉敏感,稍有触碰就疼痛难当。紧接着斑疹、丘疹、水疱轮番登场,最终融合成让人痛不欲生的疱疹。
招惹带状疱疹,病根要追溯至童年
看到“疱疹”二字,相信不少人内心是恐惧的,医学常识告诉我们,出现这一特征性的皮肤损害,背后的推手往往是病毒。的确,引发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名字还很长——“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这一名字虽然拗口,但却清楚地表明了它的“前世今生”,一些人幼年时患过的水痘,也是由该病毒所引发的,可谓“一种病毒,两处作祟”。病毒首次感染未成年人,通常表现为典型的水痘,患儿会出现乏力、发烧、食欲不振、全身散在疱疹、瘙痒等表现,甚至连头皮、眼、口、鼻黏膜也会被疱疹攻陷。
除了发烧,水痘最折磨人的症状就要算疱疹那让人抓心挠肝的瘙痒了。只有通过使用抗病毒药以及依靠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待疱疹都干瘪脱落后,瘙痒才会消失。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水痘外在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病毒被彻底清除,对一些免疫功能不甚理想的患者而言,病毒只是暂时偃旗息鼓,蛰伏于神经组织中,伺机再次兴风作浪。
部分患过水痘的人成年之后,由于劳累、感冒、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免疫功能下降,蛰伏在神经组织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会卷土重来。不过这次的表现就不是瘙痒,而是剧烈的疼痛。
皮损只是表象,神经损害才是根本
在目前医疗条件下,50岁以上带状疱诊患者约有30%以上会留下后遗神经痛,年龄越大,患后遗症的机会越大,疼痛程度也越严重。这种神经痛持续的时间较长,病程短者几个月,长者十余年,患者苦不堪言。
一般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局部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典型症状是:原疱疹部位的皮肤剧烈疼痛。有的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有的人不能触摸,甚至衣服磨擦都能引起“火烧火燎”样烧灼痛,疼痛区域内夹杂有麻木或者的难以忍受的瘙痒,那个奇痒无比的滋味,伴随着各种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长期慢性疼痛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导致精神抑郁、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理能力丧失,痛不欲生,俗称“不死的顽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世界难题,尽管近年来在神经生物学研究方面有所进展,但临床治疗尚不满意。带状疱疹相关的神经痛对许多药物不敏感,治疗上非常棘手,目前的种种治疗方案,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早期如果仅仅关注抑制病毒,或者单纯依赖止痛药物治疗,而未对神经实施有效保护,神经痛的程度将更为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
单一治疗无效,更应关注神经修复
针对带状疱疹,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皮肤上看得见的“疱疹”,更要关注皮下正在被病毒蚕食、破坏的神经。如果在急性期不能有效地控制神经炎症,保护神经,那么在接下来的3—4周时间里,神经纤维就可能产生明显的损伤,最后发生神经纤维变性、萎缩、坏死,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针对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神经损伤,十院康复科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能有效抑制病毒对神经侵害的方法。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与探索,十院康复科团队提出,从疱疹初起时就必须关注受到病毒侵害的神经。
通过感觉神经的定量评估,可以动态检测皮下神经的损伤过程。治疗上倡导早期抗病毒与保护神经并重,尽早控制病毒发作,使疱疹尽快消退,同时采用神经营养药物,对抗神经纤维的炎症反应,从而保护神经,减少病毒对神经的侵害。后期针对遗留的神经痛,从营养神经、促进受损神经修复、调节神经功能角度入手,重点在于促进受损神经修复,真正实现“治痛”,而不仅仅是“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