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取石后结石复发的原因01

2021年10月25日 81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胆石病发病率为3%~11%。在美国,胆结石发病率约15%,其中10%~15%的患者同时伴有胆总管结石。目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方式,但常存在术后结石复发的问题。胆总管结石复发
定义为取石术后6个月以上发现的结石。目前关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1、患者本身因素
1.1  地域、基因、遗传因素
胆结石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以欧美国家为高。已有研究证实ABCB4、MDR3、ABCG5/8等基因突变是胆结石复发的遗传危险因素。
1.2  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因素
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发病率女性比男性高,然而胆总管结石的男女比例为1:0.89。Keizman等比较老年人(≥80岁)与年轻人(≤50岁)胆管取石术后胆管结石的复发的情况,发现老年患者胆管结石复发率(20%)较高,这与老年患者同时合并胆管扩张、壶腹周围十二指肠憩室等因素有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结石形成还与脂质代谢、肥胖、运动等因素有关。血清胆固醇、体重指数高于正常与胆总管结石复发有显著相关性。
1.3  患者合并其它疾病
溶血性贫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是胆总管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应在术后随访的同时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密切关注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2、解剖异常因素
2.1  胆管扩张与狭窄;合并胆管扩张的患者结石复发风险较高,扩张的胆管运动功能减弱,胆汁易于淤积,促进结石形成。Kim等发现胆管直径≥13mm的患者更容易复发结石。
胆管狭窄也与胆管结石复发有显著的相关性,胆管狭窄是胆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胆管狭窄患者胆汁易于淤积、排泄不畅,导致胆管结石反复发作。
2.2  壶腹周围憩室(PAD):PAD是后天获得性病变,在40岁以下的患者中很少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PAD发生率增加,PAD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0%。PAD可机械压迫末梢胆管,导致胆总管压力增加,干扰胆汁的正常流动,从而增加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可能性。另外,食物残渣及消化液易滞留于PAD,对十二指肠乳头形成反复炎症刺激,造成乳头口狭窄。尤其在胆囊切除术后,PAD可能是胆总管结石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2.3  胆总管成角:正常胆总管近于直线走行,部分患者可因既往胆道手术史等原因导致胆总管受到牵拉,致使胆总管弯曲成角。胆总管成角(<145度)与胆总管结石复发有关。
胆总管成角可导致胆汁淤滞,促进结石形成和复发。
2.4  胃肠结构改变
应用ERCP治疗毕II式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2.5月)发现胆管结石复发率为12.2%,其中,女性及既往机械碎石史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胃肠结构改变是胆总管结石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因素。迷走神经损伤、胃切除范围、胃肠重建方式和淋巴结清扫等与胃肠结构改变后胆管结石高发有关。
2.5  胆囊切除状态:对于同时患有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的患者,经ERCP清除胆总管结石后,应尽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预防胆囊炎、胰腺炎和胆总管结石复发。然而,在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中仍可观察到胆总管结石复发。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在ERCP治疗后的结石复发率为18.5%。韩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清除胆管结石后预防性行胆囊切除术似乎并不能降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另外,幼年时行胆囊切除术可导致胆总管代偿性扩张,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后天危险因素。
本文选自:叶诚,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胆道微生物结构研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