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问题,轻松搞懂GnRHa在治疗中枢性性早熟中的规范化应用(二)

2021年08月27日 859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上一期,我们向大家介绍了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机制,并明确了GnRHa具体的治疗范围。

为了让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GnRHa在治疗中枢性性早熟中的规范化应用”,今天这篇科普文,我们将继续为家长朋友们介绍GnRHa治疗的用药方案、停药时机、副作用以及随访等相关内容。

 

Q6:GnRHa的用药方案是怎样的?

目前,GnRHa有曲普瑞林、亮丙瑞林、布舍瑞林、戈舍瑞林和组氨瑞林等几种药物。剂型有3.75mg(每4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1.25mg(每3个月注射1次)。

关于GnRHa的用药方案和具体剂量,国内外至今尚未有统一标准。但我国国内以3.75mg的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制剂最为常用,每4周注射1次可以充分抑制大部分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个别控制不良的患儿可能需要缩短用药间期或增大用药剂量[1]。

 

Q7:GnRHa何时开始治疗及停药?

GnRHa应在医生的指导和评估下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治疗介入的时机和停药时机。

国外研究显示,6岁之前使用GnRHa治疗的中枢性性早熟 女孩身高获益最佳,认为“治疗年龄越早,身高获益越显著”;但也有长期随访至终身高的研究发现,性早熟患儿的终身高或治疗后身高的获益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1]。因此,GnRHa开始治疗的时间并不统一,需考虑当前病例的具体情况后再作定夺。

而GnRHa的具体疗程和停药时机,则应根据治疗目的而定。一般而言,以改善成年终身高为目的的治疗,建议疗程最好需维持2年以上。停药时机应当综合考虑患儿性发育与同龄人同期发育的需求、近期生长速度、对目前身高的满意度以及成年身高预测值等,目前尚无单一的临床变量可以确定GnRHa的最佳停药时机[1]。

 

Q8:GnRHa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提到用药治疗,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应该就是药物的安全性了。不过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GnRHa是国际公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药物,临床使用至今已有30~40年左右,副作用较小,短期不良反应轻微,长期治疗的安全系数很高。

GnRHa治疗的短期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皮疹、面色潮红、头痛、注射部位红肿痛等,但这些症状通常短暂轻微,可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治疗。还有一小部分女性患儿在首次用药后3~7天内,可能出现类似月经的少量阴道出血,这种情况也属于正常现象,与GnRHa的作用机制——“点火效应”有关,是因为在首次给药初期,GnRHa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后,形成的受体-配体复合物有刺激促性腺激素升高的作用,从而使卵巢分泌激素短暂升高,进而出现类似月经来潮的现象,继续用药后通常不再发生,因此家长们无需太过担心。

上个问题我们提到,以改善成年终身高为目的的治疗,GnRHa的疗程最好需维持2年以上,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家长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孩子接受这么长时间的抑制针治疗,安全性到底如何?停药之后孩子是不是就会不发育了呢?”事实上,家长们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GnRHa对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长期治疗不会影响孩子的卵巢功能及生殖功能,用药过程中子宫卵巢暂缓发育,停药后子宫卵巢可恢复发育,患儿会出现规律的月经周期,与正常女孩无显著差异,未见有不育的报道。反而是未接受治疗的患儿,在成年期更容易发生生育方面的问题,需要促排卵和辅助生殖技术介入的比例更高[1]。

此外,现有的医学研究还表明,长期应用GnRHa不会加重肥胖,更不会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概率升高[1]。

 

Q9:GnRHa用药期间,应当如何随访?

一旦应用GnRHa开始治疗中枢性性早熟,是一定要严格随访的。随访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监测孩子身高、第二性征及骨龄等进展情况,从而评估性腺轴的抑制情况,以便于评估疗效,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我们建议,接受抑制针治疗的孩子,每3个月要监测性发育控制情况、身高增长速率、体内性激素水平(一般为性激素6项、必要时复查GnRH激发试验)、B超等,每6个月需复查骨龄。

 

Q10:如何评估GnRHa治疗是否有效?

GnRHa是中枢性性早熟一线治疗药物,疗效确切。GnRHa治疗有效的指标为:

① 生长速率正常或下降;

② 女孩乳腺组织回缩或未继续增大、男孩睾丸容积减小或未继续增大;

③ 骨龄进展速度减慢;

④ 性激素水平下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处于受抑制状态。

 

写在最后

通过这两篇科普文的学习,家长朋友们对于“GnRHa在治疗中枢性性早熟中的规范化应用”是否有所认识了呢?快快动动手指头收藏起来吧~

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具有特殊遗传病因的特殊类型性早熟,以便于家长们及时发现孩子的发育异常,并及早就医。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J]. 中华儿科杂志,2015,53(6):412-4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