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胰岛素4大注射误区,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7年09月06日 149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为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胰岛素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它能快速控制血糖,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保护胰岛细胞。并且不良反应少,特别是对于肝肾功能不良、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


但如果注射技术不规范,将会使胰岛素的作用大打折扣,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胰岛素注射常见误区,您都知道吗?

误区1

未重视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

有些患者认为在身体某部位注射胰岛素很方便,就经常在同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就算局部出现硬结也照打不误。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错误!

胰岛素通常为皮下注射,人体适合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有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和臀部,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同时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

腹部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该部位皮下组织比较肥厚且神经分布相对较少,不仅有利于胰岛素充分吸收,而且误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较低,由注射带来的不适感比较轻微,也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注射时要避开脐周,也就是在肚脐周围5厘米范围内不要注射胰岛素,应在肚脐两侧约一个手掌宽的距离内注射。

手臂

选择手臂三角肌下外侧注射。

大腿

应选择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避免胰岛素针头刺伤血管及神经(因为大腿血管及神经分布于内侧)。

臀部

从髋骨上缘往下至少10厘米远处(臀部通常为外上方处)注射。

特别要注意的是,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该部位产生红肿、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这将导致药物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延长,进而导致血糖波动,因此在平时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同一注射区域内从上次的注射点离开至少1厘米的距离进行注射,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误区2

反复使用针头

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特别强调针头要一针一换,不能重复使用。反复使用针头的弊端有:

易使空气或其他污染物进入笔芯;

造成笔芯内药液外漏;

针头中残留的药液会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如果针头内残留的胰岛素形成结晶,会堵塞针头,妨碍注射;

容易造成针尖钝化,增加注射疼痛;

出现皮下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等,使胰岛素吸收变慢,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增加治疗费用,影响治疗效果。

临床实践表明,随着重复使用针头次数的增加,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比例大大增加。因此,反复使用针头,看似是“节约”,实则带来得不偿失的后果。

误区3

注射前未混匀胰岛素

短效和速效胰岛素外观上是无色透明的,可直接注射;而一些预混胰岛素,它们外观上不透明,并且由非单一成分组成,因此在使用之前,应将胰岛素水平滚动和上下翻动各10次,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直至胰岛素变为均匀的云雾状白色液体。



误区4

胰岛素保存不当

只有正确储存胰岛素,才能保持胰岛素的活性,发挥最大治疗作用。未开启的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冰箱中。开启胰岛素时要注明开启时间,开封后应在室温25℃以下,四周内用完。

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药物效价呈下降趋势,因此药液开启后应尽快使用。如果胰岛素笔芯已装入胰岛素笔中,则不需要放冰箱,放在室内阴暗、凉爽处,避免受热、光照即可。

近年来,运用注射胰岛素来调控血糖的患者越来越多,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是自己在家注射胰岛素。只有走出这些胰岛素注射误区,科学、规范的进行注射,才能最大的发挥药液疗效,保证治疗效果。

0